今天是备胎陪伴你的第 1805 天 下方新增视频版,暂停、快进、倒退都没问题(和语音内容相同,选一个就行),继续往下拉还有文字版,和更多精彩评论 以下是文字版 想要自己看起来像个专家,其实只要吃透车子的说明书和保养手册,并且配合一点点说话技巧就可以了。 但是想要真的变成专家,那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备胎说车」。 成为专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专家不是一天练成的 真的想成为一个汽车方面的专家,它花的时间很长,需要积累的,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蜕变的。 就好比是一锅好汤,有的时候要煲上一整天,不是几分钟「噗噗噗」就能出来的。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对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在《异类》这一本书里面指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这就是我们常见的10000小时理论。 那按照这个说法,1天工作8个小时,1周工作5天的人,想要成为专家,至少要这样学习、工作5年。 英国神经学家丹尼尔·列维京(Daniel Levitin)也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是技能。 但有捷径可以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专家 抓住最重要的20%,就能让自己像专家 有捷径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专家,更轻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在去4S店保养的时候,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专家。 就好比说真正想变成大厨那是很难的,要掌握很多东西,调味、火候、刀工。 但是照着大厨的菜谱来做,别人看起来你像是个挺会做菜的人,就没有这么难了。 十九世纪末,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帕累托就发现一个现象,叫做二八定律,又或者叫做帕累托法则,具体含义和它的名字是一样的。 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东西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大概是20%,其他80%尽管占大多数,却是次要的。这个定律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学和企业管理学方面。 依据二八定律,其实我们只要抓住最重要的那个20%,就能让自己看起来已经比较厉害,像个专家了,至少不像是一个门外汉,或者是一个新手村出来的。 吃透汽车使用说明和保养手册 那么在汽车保养方面,20%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汽车的使用说明书和保养手册了。 几乎所有保养项目都记录在保养手册内 基本上所有和保养相关的内容都是记录在车子的保养手册里面的。 比如说车子每次保养要换什么东西?什么时间换?什么里程换?一般就是一张表格而已。 那去4S店做保养之前,你把保养手册翻开来,拿自己的车子和实际里程一对比,马上清楚你要做什么了。 这个其实和吃药之前看说明书道理是一样的。一天吃三次还是一天吃两次?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每次吃几片? 这个知道了就行了,总不能药买回来,“味道不错”,再吃一颗,像吃糖一样吃对不对? 4S店推荐的保养手册外的项目没必要做 除了保养手册上写明需要更换的,4S店其他推荐的项目,一般价值都不是很高。 所谓涡轮养护、轮胎养护、发动机除积碳等等这些项目的话,你心情好或者钱多可以做。不做,保证你的车况也是好好的。 配件型号在使用说明内一般能找到 除了常规项目,还有一些平时小保养不用做的检查,它是会记录在使用说明里面的,比如说蓄电池的检查和更换、正时皮带的检查和更换。 这里有个小技巧,噶厚一本说明书,像字典的一本,我吃得消的?它不像是保养手册,那么薄薄的小册子,那么好检索。 所以说呢,在说明书里面你看到例如蓄电池5年需要更换一次的这种东西,你就可以摘抄到保养手册上面,给它备注写在那边,方便自己对照。 这个和上课的时候做笔记差不多的,把最有用的信息集中在一起,方便复习查阅。 如果这个销售或者是售后服务顾问还是比较专业,服务是比较好的,你直接跟他说,“这几样东西你帮我找出来,帮我誊好,你核对一下”,那是爽了。 那之后再去4S店,销售员给你推荐一些乱七八糟的额外保养项目,我们就能一口指出并且回绝,让销售或者售后服务顾问感觉你是个懂车的,最少不是个小白,是不能随便忽悠你的。 保养项目的实际价格可以上网查询 保养项目的具体价格,可以参照一些汽车的门户网站。 你搜一搜车型,到页面里面,大家都有养车报告、保养选项、口碑的。 这里面会记录一些4S店给出的相应保养价格作为参考,材料费、人工费,而且相对比较准确,和实际出入并不是很大,不要听广告上随便怎么讲。 应该怎么和销售交流 除了对保养项目、价格要心里有底之外,怎么和4S店的人交流也是有技巧的。 销售会通过诊断性问题树立专家形象 有本书叫作《一本书读懂客户心理》,它里面讲,优秀的销售有时会通过一些“诊断性问题”,来快速地树立自己的专家形象并甄别用户。 比如说,“你车的发动机看起来情况不是很好,今天要不要做一个发动机舱保养?”或者说“你的车子里程超过了一点,要不要换个更好的机油?”。 他通过这些问题,让他自己显得更专业、更厉害,更容易赢得你的信任,而不是直接说“老板,今天你要做什么项目”,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菜? 那么通过这些主动出击的诊断性问题,他们就可以迅速地判断这个客户或者说我们车主,是老司机还是新手小白,快速地归类。 就好比你去饭店点菜,服务员不是问你今天要吃什么,他是先尝试给你推荐几道菜,看看你是不是老食客,懂不懂美食,以前来过没有,会不会去用点评、优惠折扣券,都可以试的出来。 回答问题尽量不要回答不知道 人家就会觉得,你要是说了这些话,你就是菜鸟。 你这些话不说,人家有可能觉得,“嗯,有可能是个老司机”。 同时可以抛出一些反问 他说“你这个涡轮状态不是很好,要不要保养一下?”,或是怎么样。 你可以反杀他,“你说的涡轮不好,不好在哪里?”“你说的要保养具体是指什么内容?是分别哪几个项目?你说出来我看一下有没有必要?”。 或者说“涡轮保养有没有什么用?就外面擦了擦,打了点清洁剂,又不是弄里面的东西。涡轮增压器好看点关我什么事?我要它好用”。 如果这个服务顾问自己也不太说的清楚具体内容,说明他自己也一知半解,不是很懂,那就更加不能听他忽悠了。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来甄别这些服务顾问水平的好坏。不是每个人都和真正的维修保养的师傅一样懂车的,他也许只会说。 就好比厨房里面,真正烧菜的厨师和在边上备菜、切菜、上菜的其实是两拨人,备菜、上菜的人他不一定会烧菜。 在4S店喝咖啡的时候,保养师傅是怎么坑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