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九九歌|夏至数九歌

 lq林祖祥 2019-06-21

  民间不仅有寒天“数九”的民谚,还有另一种“数九”歌,则是从每年的夏至数起的,叫(夏至数九歌),它在中国北方大部份地区适用: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也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我国农历中“九”是常用的杂节,如今流传下来的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冬九九”是以冬至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夏九九”是以夏至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
  现在,各地“夏九九”的内容有所差异,但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日期与物候的关系。由于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小,冬季温差则较大,所以“夏九九”没有“冬九九”的局限性,适用的范围要更广。下面的“夏至九九歌”发现于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被视为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夏九九”。
  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北郊一座正在拆除的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发现一首用松墨草书的《夏至九九歌》。经仔细辨认,整理如下:
  夏至人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儿。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老河口这座禹王庙,据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人们能够把夏至以后八十一天的气候变化现象,如此生动归纳起来,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第四个庚日的十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至立秋后初庚的十天为中伏,立秋后初庚起的十天为末伏,这首“夏至九九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入伏后从炎炎酷暑到逐渐秋凉的天气变化。

夏至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勿离手;
三九二十七,汗水塌了衣;
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
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
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
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
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
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