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心事】中国画在通过写画表达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方面是西画无法比拟的,中国画在这方面形成独特的体系。 中国画的形神关系,视觉与精神的关系基于历来知识阶层(文人)的人生理想的认同标准,如无为,出世,不争,亲近自然远离俗尘等等。 近现代则更多向着笔墨意境,笔墨趣味,以此传递更多函括审美方面的内容,画面的精神面貌也因为时代气息的注入化为更加的明朗,活力而生机焕发。 例举几件不同时代的作品,比较明显不同的风格 (隋唐 荆浩 山水 密密层层 层层叠叠 精工精心 深邃高古) (宋徽宗 赵佶 梅竹聚禽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 赵佶 腊梅双禽图) (宋徽宗 赵佶 局部图) (宋徽宗 赵佶 局部图 。艺术皇帝,作品笔精墨妙,代表并且引领着那个时代的潮流。传统的品鉴标准“神”“逸”“精”“能”除了“逸”字稍有欠缺,其余三项可以包圆了) (南宋 马远 画作特点有“马一角”称谓。作品精致) (南宋 夏圭,与刘松年、李唐、马远合称为刘李马夏。作品也有“夏半边”之称) (南宋 梁楷 局部图) (南宋 梁楷) (南宋 梁楷 即便800多年前,意笔写画已经如此成熟与高超,如果当时即领导潮流,不知道今日中国画写意会到何种境界) (近年来名气超爆的黄公望,例图就是《富春山居图》的局部。南派山水的披麻皴画法很典型,与马远、夏圭的画法已然不同) (元末明初 倪云林) (倪云林<元末明初>所作,笔法构图疏朗廓远,冷清简约,作者在高洁的格调中透出某种悲凉的气息) (倪云林墨竹) (元代 王冕) (元代 王冕) (王冕 王元章,有“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句。作品还可见明显宋人严谨工整的遗风) (元代 柯久思 类似工笔的画风,严谨,多少带点呆板,也可以想见梁楷画风的孤寂) (元代 赵孟頫 与上图风格违异的同代人) (明代 唐寅 唐伯虎 作品丰茂有华贵气,不失工整精到) (明代 徐渭,有“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掷闲抛枯藤中”。画风放浪不羁,写意性强,个性特立。两宋以来又见新面) (明 陈淳,陈道复,写意轻形,题句与兰竹的比例可以看出与宋元的不同。陈氏与徐渭的竹叶皆可见随性随意的笔法而不是单纯追求形似) (明-陈洪绶 老莲-餐芝图 画作现夸张变形,人物伟岸,线条华丽) (陈洪绶 书法 大气之中也见得随心书写,放浪不羁) (郑燮 郑板桥 兰竹成名,扬州八怪代表人物。兰竹写画也在笔意之中) (金农 冬心先生 扬州八怪之首。 字,时称“漆书”。字画皆有个性,独有奇妙 ) (吴昌硕 缶庐 借形写意 笔墨酣畅 霸气不羁) (吴昌硕 缶庐 笔墨酣畅淋漓) (齐璜 齐白石 ) (齐璜 齐白石) (齐璜 齐白石 近代写意大师,笔墨朴实无华,形象生气勃发,意识意趣使作品接地气,至大妙) (黄质 黄宾虹 ) (黄质 黄宾虹) (黄质 黄宾虹) (黄质 黄宾虹 与齐白石共称“南黄北齐”。中国画笔墨世来以不复笔为尚,至宾翁则首开浑厚积叠,是为积墨法。将笔墨从辣、涩、重、力、厚、浑等等方面探到极致。以此,誉为“500年来顶峰”不为过。其成就之高不止普通人难以鉴识与借鉴,即便业内有高名者亦少有真识其至贵之处。其成就仰赖书写胸臆之笔墨与对画理本质的识见) (陈子庄 石壶) (陈子庄 石壶) (陈子庄 石壶。黄宾虹后,出现一似“轻音乐”的巴蜀山水<也含花鸟类>。与笔墨相得益彰的是画面颇富意趣,小作品写尽作者轻名利,薄困厄,向真性的襟怀) (关良 良公) (关良 良公) (关良 良公。戏剧人物。多意,现代朴拙写意的持守者。人物造型与笔墨敷色皆以拙胜,带给我们另外一种形式的写意。) (朱新建 大丰新建) (朱新建 大丰新建) (朱新建 大丰新建) (朱新建 大丰新建 当代写意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以“美人图”为主的作品,被誉为“新文人画”。在追求笔墨的意与形象的意这两个方面都步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是难能可贵的创新有成的大家。所作的“美人图”因为“惊世骇俗”的表现而颇受争议。朱氏美人图的出现与流传也是际会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窗口。) 上列各时代作品,可以粗略的看到从注重形,注重客观事物的真实性的描画,向着书写胸臆,情绪,趣味等等主观感觉的表现表达的发展变迁,它的脉络是清楚的。虽然例举的作品未必详尽,未必全面,应该也是可以一窥全豹了。 欢迎交流批评 ——钱塘泊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