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工作总结 实验小学
四年六班 赵海波 本学期通过自主管理的尝试,实现了班级的稳定,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在当前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体现了健康班级的健康理念。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目标是自己制定的,做起来心情是愉悦的,不在是传统的“管、卡、压”,班主任的作用只是疏和导,班级自主管理体现了民主、开放的教育观念。其次,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都处于管理和被管理体系之中。这样,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 一、以学生为本,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参与者。 过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命令的下达者、班级的决策者、惩罚学生的执行者,使学生望而生畏、见其止步,使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形象变为学生激情的阀门。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指到哪打到哪,要么南辕北辙,也使班主任在思想上众叛亲离、不得人心。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民主化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已不简单是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而且是班级的服务者、组织者和集体的一员。全班同学有与班主任平等对话的权力;班主任也放下昔日的高姿态,坐下来与全班同学平等交流,与大家心灵相通融为一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培养班级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班主任组织同学自己竞争上岗,要求新上岗的学生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对班上尽职尽责的孩子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树新风,扬正气;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为此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应该群策群力、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三、及时总结,促使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日常各项活动后,我注意指导学生自我检查和总结。通过自我检查,总结评比,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其自主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例如,利用每周班会课前的几分钟进行小结,由值日班长总结本周情况,表扬好的,指出不足,再提出新的要求。 总之,在班级自主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学校中得到最好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品尝成功的快乐,是新课程改革下每位教师必须树立的全新理念,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脱颖而出,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茁壮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