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啊,都认为夫妻或者恋人只要彼此相爱,就能够一直维系这段感情,可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明白,爱慕和相处是二码事。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我很爱你,可我们真的不适合,这样的情感现实问题。 在婚姻中,以前人们会把离婚的原因定义为性格,家庭环境等原因。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更为本质上的东西是“三观不合。” 所以我们认为,幸福的家庭,不是彼此有多恩爱,而是培养出了一致的三观。 究竟什么是三观? 我们通常说的三观一般指的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三观的追求目标则为真善美。 那么三观不合,很多时候指的是在相同的问题上,人们保持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因为别人的水无意中撒在了她身上就和对方不依不饶。周围的人有些觉得她就该这么做,因为是对方首先不对,还有一些人觉得这个人有些太过斤斤计较,这些就是三观不合。 我们对于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三观不不合的人无论是意识还是潜意识都会持有相反的态度。 三观不合对于一对夫妻来说会面临哪些问题? 三观不合带来首要的问题就是争论,由于二人本身对于事物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二人就很容易争吵。 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被接纳,被尊重,所以当另一个人进行反驳的时候,人会情不自禁的启动自己的防御功能。 这就像是刺猬一身的刺一样,具有攻击性。 人同样也是如此,一旦遇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驳自己的声音,他就会利用一些带有针对性的语气和对方争辩,以保护自己的尊严。 对于一对夫妻来讲,三观不合会逐渐的增加他们之间的矛盾。 他们无法达到统一的意见,所以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并不能够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 随着两人接触的时间越长,反而这种三观不合的冲突出会成为任何事情的根源。 心里学家认为幸福的家庭,并不是彼此有多恩爱,而是培养出了一致的三观。 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有些人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的三观在某些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这样二人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才能够达到彼此关系的一种协调,于是才能够获得内心的舒适感。 两个自觉三观一致的人,在相处的时候他们更容易碰撞出思想上的热情火花,他们会觉得彼此之间可以有很多话题可以聊。 这也可以称其为二人对于一些话题能够引起的“共鸣”。 如何培养一致的三观? 三观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从幼年时期到后来逐渐形成的。 我们的三观受制于原生家庭,受制于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学校的教育等等。 夫妻若是想彻底改变自己的三观,这有点困难,甚至会造成双方关系更加的不协调。 培养需要一点点的改变,夫妻之间可以相互理解和磨合。 一对夫妻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必分谁对谁错于是面红耳赤,完全可以二者采取一种综合的手段。 夫妻相处的时候,想要三观一致,有必要一方的意见倾向于另一方,这就是合作的重要性。 二者可以共同表述自己的意见,最后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同时认同对方。 夫妻之间培养一致的三观,会在生活很多的小细节上可以相互协调,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 参考资料:《婚姻心理学》、《潜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