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筋草

 易洲探源 2019-06-22

牛筋草

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茎和花柄颇为结实,不易拉断,河南部分地区称为“老驴拽”,山东方言叫钝刀驴。湖北方言内巴都(dou),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此草煎水,经常大量服用,自古相传有防疫、抗瘟病时毒奇效。自魏晋以来民间及中医久传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称为千人踏,少年用其为逗蛐蛐草。 牛筋草与金银花制剂配合常服,可预防流感及其它流行疫病。

中文学名牛筋草

拉丁学名Eleusine indica (L.) Gaertn.

别 称老驴拽、千千踏、忝仔草、粟仔越野鸡爪粟牛茄草

二名法Eleusine indica (L.) Gaert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 纲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禾本目

禾本科

亚 科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 Pilger)

画眉草族、穇亚族

穇属

牛筋草

分布区域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

更多

    形态特征

    牛筋草 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高10~90厘米。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

    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平展,线形,长10-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

    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长3-10厘米,宽3-5毫米;小穗长4-7毫米,

    宽2-3毫米,含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第一颖长1.5-2毫米;第二颖长2-3毫米;第一外稃长3-4毫米,

    卵形,膜质,具脊,脊上有狭翼,内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狭翼。囊果卵形,长约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鳞被2,折叠,具5脉。染色体2n=18 (Авдулов, 1931等;Moffett, Hurcomoe,1949)。花果期6-10月。

    牛筋草图册
    牛筋草图册

    生长习性

    牛筋草野生于村边、旷野、田边、路边,遍及全国各地。 是 棉花、豆类、薯类、蔬菜、果园等重要杂草。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000米。

    化学成分

    茎叶含异荭草素(isoorientin),木犀草素-7-O-芸香糖甙(luteolin-7-O-rutinoside), 小麦黄素(tricin),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5,7-dihydroxy-3',4',5'-trimethoxyflavone),

    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xide),特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三色堇黄酮甙(violanthin)及3-O-β-D-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3-O-β-D-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和6'-O-棕榈酰基-3-O-β-吡喃 葡萄糖基-β-谷甾醇(6'-O-palmitoyl-3-O-β-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