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为何会被日军打得措手不及,最后全军覆没

 江山携手 2019-06-22

文/王国栋

1895年1月,经过了黄海海战后,中国北洋舰队龟缩在山东威海卫内的刘公岛,不敢再出海迎战日本海军舰队。与此同时,日军海军为了彻底摧毁中国海军,以达到占领朝鲜和满洲的目的,追击北洋舰队至威海卫,并发起进攻,威海之战爆发。

1895年1月11日,北洋舰队旗舰“致远”号因为回港时被日军鱼雷偷袭,负伤搁浅。管带刘步蟾(总兵衔,记名提督,北洋海军2号人物)怕军舰落入日军之手,于1895年1月16日下令炸毁“致远”舰后自杀殉国。一天后,“镇远”舰也因为指挥失误,在返回港口时被擦伤,失去出海作战的能力,只能当移动炮台使用。管带林泰曾知道在战局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自损主力战舰,罪责难逃,服毒自尽。至此,北洋舰队12艘主力战舰只剩下了5艘可以作战,即:来远、靖远、济远、平远、广丙及数十艘小型炮舰鱼雷艇。

​由于威海卫地势险要,又有中国陆军重兵把守,故而虽然在军事势力上日本海军对北洋舰队有压倒性优势,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北洋舰队。针对威海卫防卫森严的特点,日军开始采用偷袭的作战方式,使用少量鱼雷艇对剩余的北洋舰队军舰进行偷袭作战。

1895年2月3日至6日,在日军的偷袭下,北洋舰队损失了三艘舰艇:“来远”号巡洋舰、“威远”号练习舰和“宝筏”号布雷船,共伤亡官兵200余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敌当前,“来远”舰管带邱宝仁和“威远”舰管带林颖启竟然上岸嫖妓,导致舰毁人灭,后被革职。在获救的“来远”舰官兵中,有后来任民国海军次长的谢葆璋。他是已故著名作家冰心的父亲,当时担任“来远”舰枪炮官。

眼看日军偷袭战术非常奏效,走投无路的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决定主动出击,利用手上的数十艘鱼雷艇偷袭日本海军,来个以牙还牙。然而此命令一下达,就遭到了一些鱼雷艇军官的反对。他们在左队一号”管带王平,“福龙”号管带蔡廷干和“济远’号巡洋舰的鱼雷大副穆晋书等人的鼓动下,决定趁乱向烟台逃跑。

1895年2月7日,日军向刘公岛发起总攻。双方刚开始激战,北洋舰队的13艘鱼雷艇和2艘快艇就向西猛窜,将日军指挥官吓了一跳。回过神的日本人明白这些鱼雷艇是想逃跑,于是派速度最快的舰艇去追截。结果,多数鱼雷艇被日军击毁或俘虏,只有航速最快的“左队一号’逃到了烟台。

北洋水师鱼雷艇的逃跑,极大地动摇了军心。丁汝昌在给李鸿章最后的报告中痛心地说:“自雷艇逃后,水陆兵心散乱。”

这边北洋舰队和日军在做殊死搏斗,等待救援。而此时北洋舰队的创建人李鸿章在做什么呢?他难道见死不救?不是的,李鸿章比谁都着急,但是急也没有用,没有慈禧太后点头,他也派不出援兵来。本来在威海之战开打前,丁汝昌等海军将领就根据黄海之战日军火炮射速快,弹药准备充足的特点,要求紧急向英国购买新式弹药,以备战时之用。结果李鸿章向慈禧太后递交的奏折就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应。威海之战开打时,丁汝昌的这些合理建议根本就没有被采纳,其所要求的新式弹药也没有得到补充。这也好解释为什么李鸿章一再下令不让北洋海军出海迎战日本海军,装备不如人,弹药也准备不足,将士没有胜利的信心,怎么打?然而困守刘公岛,等待救援也成了一句空话。

1895年2月12日,弹尽粮绝的北洋舰队大限将至。早已经被革职待罪的丁汝昌万念俱灰,决心以死报效国家。但是他临死前,有件事情放心不下,就是部分将领不愿意战死沙场,想向日军投降保命。于是丁下令将其提督印削毁,以防止有人利用他的名义向日军投降。却不想等丁汝昌吞鸦片自杀身亡后,“广丙”号管带程壁光以丁汝昌的名义,率众向日军投降,并将威海卫内所有的战略后勤物资交给了日本人。而在开战之初受损搁浅的“镇远”号,被日军俘获后经过改装,摇身一变成为了日本海军的一级铁甲舰,直到1911年4月1日退役,被拆成废铁出售。

威海之战,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除了一艘逃到烟台的鱼雷艇,所有的战略物资及幸存舰艇都被日军俘获,中国海军发展30年来的成果一朝灰飞烟灭。海军提督丁汝昌、总兵管带刘步蟾、林泰曾自杀殉国,副将管带林永升、邓世昌等阵亡,中国海军从此一蹶不振,近百年都没有恢复元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