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厂化和如东小棚养虾的特点和关键词(2019)

 yjh杨俊华 2019-06-22

1. 工厂化水泥池和如东小棚养虾的操作特点

它们是典型的封闭式养殖模式(需要人工泼洒均衡的全价菌相营养)

所谓封闭式养殖,是指养殖池相对封闭或隔离,无藻或少藻模式,养水以养菌相为主,养殖中所有需要的菌相和对虾的营养,完全依靠人工提供和泼洒,不象外塘和土塘那样,有底泥作为一个巨大的有机碳氮源和微量元素矿物质营养库作为补充,和外塘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天然活性饵料和固定碳源(吸收二氧化碳),及浮游动物饵料作为补充;
所以,工厂化和如东小棚,对人工泼洒碳源、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的需求都是很大的,光靠饲料可能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请牢记这一段话:封闭式养殖模式,以培菌为重头戏,需要人工提供所有培菌需要的碳源、复合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复合维生素,缺一不可(氮源则是残饵和粪便,不需要人工供给),更重要的是,人工泼洒的这些东西必须均衡,而不能这个多那个少(例如超量使用碳源如红糖或糖蜜也是不对的),某一样营养严重超量了,必然造成其他营养的缺乏而产生副作用,因为菌相只会均衡地吸收同化这些营养,造成某一类的营养物质过剩或缺乏(过剩造成污染水体,缺乏则造成倒菌,一样都对水体不利),所以要象配制猪鸡的全价饲料一样,既要做到营养的全面,又要做到营养的均衡,以猪为例,强调饲料的能量蛋白平衡,能量过高则长肥肉而造成料肉比升高不经济,蛋白过剩则消化不良拉稀过料和血氨过高和粪便太臭,都不经济,对健康也不利;

对于养虾而言,特别强调碳氮比的均衡,过高的碳氮比造成水体PH下降,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甚至反而倒菌,倒菌自溶也一样造成氨氮和亚盐的升高,碳氮比过低则氨氮亚盐更明显升高,菌相少和活力低(但反不至于倒菌),总之,泼洒的营养要全面和均衡。

碳源可以用缓释碳源(“发酵碳肥”或“可溶性淀粉”或“无筋面粉”),或速效碳源(糖类)都可以,但若单单只用速效碳源则必须做到至少2小时供给一次,或极致的是采用24小时滴定流加的方法;最好是缓释碳源和速效碳源结合使用,就操作上比较轻松随意;

⑵ 工厂化和如东小棚养虾调节水质的关键词

请牢记这几个养水养菌的关键词:“碳源是关键”、 “把握碳源的供给量”、 “全部营养都要人工供给”、“持续供给”、“供给菌相的营养要平衡和全面”、 “常测氨氮亚盐”、“常测PH值”、“常测总碱度”;后面几个检测数据,作为持续供给碳源量的判断依据。

下面对以上关键词一一做个解释和分析:

关于培育水体菌相的缓释碳源的准备
缓释碳源有:一是“发酵碳肥”;二是直接撒可溶性玉米淀粉或无筋面粉;后者使用更为方便,可以直接一天一次性撒入;
必须相对精确计算水体菌相所需要的碳氮比,提供持续不断的碳源供给,相对外塘而言,碳氮比要求更高,且供给量要比外塘大得多(因为曝气池中菌相是非常丰富的,需要的碳源营养更多);

其中“发酵碳肥”的最好采用混合发酵法生产,原料是麦麸或米糠和玉米粉为主,发酵方法分成液态发酵法和固态发酵法,掺入玉米粉发酵是为了适应工厂化水泥池和如东小棚更高的碳氮比需求,如下:
液态发酵法制作“液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1包强微豆粕发酵剂 1包强微靓水素 75公斤小麦麸 玉米粉25公斤 500公斤水+红糖(或葡萄糖或白糖)25公斤,夏天发酵3∼5天以上,发酵到PH4左右即可使用,密封于阴凉处可保存一个月内用完为宜;味极酸有酒味,保存时间长后有些臭味是正常现象;适合于直接泼洒于水体中使用;工厂化和如东小棚养虾前期(放苗后20天)用这个“液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最好能过滤用滤液来泼洒,以避免残渣污染底质,中后期可以直接泼洒,不必过滤;
固态发酵法制作“固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1包强微豆粕发酵剂 1包强微靓水素 200公斤麦麸 玉米粉100公斤 红糖10公斤 水250公斤,搅拌均匀,密封发酵至少5天以上,冬天要8天以上,PH会降到4左右,即可使用;密封可保存3个月以内要用完。适合于吊袋使用;吊袋的方法是,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池子,在细网袋子中装以上固态发酵料2公斤左右,吊于某一个曝气盘的上方使用,每3∼5天更换一次,里面的东西丢弃(可用于喂猪鸡);吊袋子的好处,可以避免发酵的残留渣子沉淀在底部发臭变质等,但在养殖后期的大虾阶段,虾可以吃掉这些渣子;前期则一定吊袋处理为宜;

速效碳源的添加方式必须是少量多次,甚至是24小时滴加法;
也可以只采用速效碳源,即红糖白糖或糖蜜,但它们在工厂化和如东小棚的曝气条件下,极易快速消耗掉,可能2小时就消耗掉了,所以,必须2小时就要泼洒一次,用量后面会介绍,或极致的就是采用一个塑料桶配好水溶液,下面开一个阀门,呈一滴一滴的滴下,叫做24小时滴定法流加,这是极致的做法;
最好是以缓释碳源为主,速效碳源为辅,则操作上比较轻松宽松,夜间工人也不用上夜班;

关于培育菌相的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复合维生素:
强微没有这类产品,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用品牌产品为好;按它们的说明书用量使用,如果说明书上写的是假设是5天用一次的,而我前面说过,我们这种封闭式养殖必须持续供给,所以,要除以5,算出每天的用量,再每天可一次性泼洒使用;

可以用水产用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预混料,也可以用蛋鸡蛋鸭用预混料,因为蛋禽预混料是不允许添加药物抗生素的,蛋品有蛋壳也需要大量钙质(养虾对钙也需求量大),家禽是卵生动物,与水产相似;

这类产品超量使用关系不大,因为实际上对虾本身也需要大量从水体中摄取微量元素矿物质的,超量使用这类产品,不会对水体造成大的副作用,我强调的是碳源不能超量使用,即维持水体中的碳氮比均衡更为重要,而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超量却是不要紧的;

麦麸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所以,用了“液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泼洒或“固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吊袋的情况下,市场上购买的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复合多维等产品,可以每天适当泼洒一些就可以,但求有泼洒操作,按它们说明书用量一半都可以,不求精确计算用量;

关于“把握碳源的供给量”:

经常用量杯测量生物絮团的量,在对虾养殖中,一般达到10∼20毫升/升的生物絮团量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通过检测水体中的PH,氨氮和亚盐,总碱度,生物絮团量,来判断和把握碳源的供给量,不要严重超量,严重超量反而可能造成倒菌,用量少了却不会倒菌,只是菌相少活力弱和氨氮高而已;
工厂化中,单单用速效碳源如红糖或糖蜜作为唯一碳源的用量,一般基础用量为6∼12克/立方米/天,这是指有排污操作配合情况下的用量,排污操作越彻底,用量越小,排污不彻底,则用量越大,完全没有排污的标苗期,速效碳源糖的用量要达8∼15克/立方米/天,自己再根据检测PH变化的情况来判断和调整用量(见后述);注意“持续供给”(一天分多次泼洒或24小时滴定供给),同时注意一定要和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多维一起泼洒,缺一不可;
工厂化水泥池,若用“液态发酵碳肥”的,则一般用“液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20∼30毫升/立方米/天即可,注意标苗分池后要排污配合,注意一天分多次“持续供给”;此时外购的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维,只需要适当配合使用即可(因为麦麸中也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
工厂化水泥池,若是用“固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的,则采用吊袋处理,每个30平方米的池子,用细网袋子装2公斤“固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吊在某一个曝气盘上面,每3∼5天更换一次,同时还需要配合适当的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类产品泼洒即可;

如东小棚一般是没有排污的,又单单只用糖等速效碳源的情况下,用量一般为3∼9克/立方米/天,注意要“持续供给”(一天分多次如4∼6次),自己再根据检测PH变化的情况来判断和调整用量(见后述);(同时必须配合外购的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维产品按说明书计算到一天用量来使用);
如东小棚用“发酵碳肥”的,一般用量为 “液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10∼20毫升/立方米/天即可,其中“发酵碳肥”前期用量少,中后期用量大,注意要“持续供给”(一天分多次如3次),自己再根据检测PH变化的情况来判断和调整用量(见后述);此时外购的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维,只需要适当配合使用即可(因为麦麸中也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

在以上经验用量基础上,再根据以下检测数据进行判断和调整;

如何判断碳源的供给量是多是少?
例如当检测到PH持续下降,则注意应是碳源用多了,此时可以适当减少碳源的用量,减少泼洒或滴定流量,再持续观察即可,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补充小苏打来调节PH值;
例如当检测到氨氮和亚盐上升,则注意是碳源用少了,此时可以适当加大泼洒用量或滴定流量,再持续观察,再视情况调整用量,绝对不可因为氨氮亚盐上升了,就盲目地严重加大碳源的用量,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例如用玻璃锥形量筒检测生物絮团量,必须是半小时可以沉淀下来的絮团,絮团的量控制在10∼20%之间,如果低于10%,在养殖的前期20天以内或许是正常的,因为这个阶段投饵量极少,用的碳源自然也极少,絮团也极少;但是如果是养殖中后期低于10%的,则可以考虑采取减少排污操作,减少换水量等措施,并相应地增加碳源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维等的用量;如果絮团量大于20%,则要考虑减少投饵量,或增加排污量或换水量,并相应地减少碳源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维的用量;

定期检测总碱度,并用小苏打 白云石粉吊袋来配合调节总碱度;

真正养得好的水体,其实是完全可以不清塘,直接用上一造的水来养下一造的;

工厂化和如东小棚模式,理化指标可控性强,溶解氧充分,多为咸水养虾
小棚和水泥池养虾中,理化指标,水温和曝气(溶解氧)相对土塘和高位池来说,是可以通过机器控制的;
首先这类养殖模式中,有24小时不停的曝气,有能保证充足的溶解氧的优势,而溶解氧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数据之一;
在保证了溶解氧无忧的前提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高密度养殖池中,如何保证氨氮,亚硝酸盐,PH值,有害细菌(弧菌,链球菌),总碱度,等都在鱼虾养殖最有利的范围内。

产量高
如东小棚,大量养菌的强微用户中,一个0.6亩的小棚产量800∼1000斤的很正常,高的可达到2000斤以上,即亩产4500斤,效益是可观的,而且成功率极高;若经过排污或循环水处理改造后的如东小棚,产量有望达到3000斤/棚以上;在各种养殖技术创新下,产量的弹性非常大。
工厂化水泥池养虾中,每平方米平均产量达10∼15斤,亩产量7000∼10000斤;

关于工厂化水泥池和如东小棚养殖模式中对弧菌的控制
这类养殖多为咸水养殖,存在弧菌,但在曝气充足时,乳酸菌繁殖加速,在这里,以乳酸菌相的数量优势来控制弧菌,肯定不是问题了,我们只需要提供乳酸菌所需要的碳源,和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即可。

关于工厂化水泥池和如东小棚养殖模式中生物絮团的控制
曝气养殖模式中极有利于形成生物絮团,用锥形玻璃量筒或塑料容器打一勺水上来观察,随时都能看到生物絮团;
生物絮团的出现,也表明水体中菌相的丰富,丰富的菌相,更加要求我们泼洒象糖这样的速效碳源时,必须少量多次地使用,如果突然大量泼洒糖类,很容易形成爆发性的生物絮团的形成,和絮团的爆发性成长,造成短时间内大量消耗水体中的其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从而影响到菌相和藻相的稳定,影响到对虾的蜕壳对矿物质元素的需要,甚至造成这些元素跟不上絮团的繁殖和成长的需要时,造成倒菌溶菌,从而造成氨氮和亚盐的更加升高,并出现副作用,所以,如果能用缓释的碳源(如”液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或”固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或青贮禾本科牧草吊袋)则要好得多,使用缓释碳源,则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要稳定得多。

关于工厂化水泥池和如东小棚养殖模式中水体的PH
这类曝气养殖模式中PH往往偏低,不会很高,但也不会很低,因为藻相并不丰富,限制了PH的上升,虽然培养了丰富的乳酸菌相,和不间断地泼洒碳源,但由于是曝气模式,乳酸菌产酸并不多,一般都可以稳定控制在PH7.6∼8.2左右。有一些可能还需要不间断地泼洒石灰乳来调节PH值。
我认为正是因为PH偏低和稳定,才是工厂化和如东小棚成功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适中的PH下,大大量减少了弧菌感染、氨氮亚盐的毒性;然后增加了水体活力(菌藻活力),轮虫也更适应这种低PH环境;

关于工厂化养虾和如东小棚养虾中亚硝酸盐的控制
我们发现,这类24小时曝气的养殖模式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而且往往高得离谱,具体成因,和降解亚盐的方法和原理,限于本文篇幅,我们在后一章文章中专门介绍(或在公司网站水产养殖知识中介绍)
工厂化和如东小棚中的亚盐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解决:
① 非常顽固性的亚硝酸盐居高,可用 “强微脱氮诀1号”中的好氧反硝化细菌,扩培24小时以上泼洒;
② 或通过流加碳源或直接洒玉米淀粉或无筋面粉6∼12克/立方米 强微生物脱硫剂1克/立方米,吸收同化,连续处理5天以上;
③ 使用“浓绿蓝浊天天撒”,如东小棚用0.1克/立方米 淀粉6克/立方米,工厂化曝气池用0.2克/立方米 淀粉12克/立方米,天天撒,连续坚持撒处理10天;“浓绿蓝浊天天撒”注意不要超量使用;
最好配合使用如下几点:① 当生物絮团量太多时,有必要控制喂料量,让对虾多采食生物絮团,以减少生物絮团量,也是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② 有排污和水源氨氮低条件的,少量多次排污换水处理;③ 有条件的,并受到水源限制的,可以建设循环水处理池,进行厌氧反硝化池脱亚盐为0的反硝化处理;

一些如东小棚中,甚至工厂化养殖中,受到排污的限制,或没有排污设施的,亚硝酸盐严重偏高,但这类曝气养殖模式中的对虾,一般却都能耐受高亚盐,并保持正常生长生产,原因如下:

原因之一是这类养殖往往采用海水或咸水养殖,对虾换壳矿物质丰富,并抗应激能力强,有些养殖户在亚硝酸盐极高时也适量泼洒粗海盐 生物解毒泼洒剂来缓解应激;

原因之二是水体PH控制得比较好,PH既不高也不低,在8.2左右,此时无论是氨氮还是亚硝酸盐的毒性都不高;

原因之三是弧菌控制得非常好,泼洒强微乳酸菌,曝气又充足,碳源也有补充,良好的乳酸菌相,使得弧菌几乎检测不到,加上内服乳酸菌,肠道好,所以,对虾整体健康状态好;

原因之四当然是水体溶解氧充分,这亦是关键数据之一,对虾的抗应激能力显著加强;

关于如东小棚中的水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浑浊水,如东小棚刚开始时,养殖户对水体浑浊非常担忧,但最终证明,如东小棚的浑浊水恰恰是成功的表象之一,特别是后期,形成的原因一是曝气冲击底泥造成,二是对虾摄食活跃搅起的泥浆,现在养殖户在后期看到水特别浑浊时,往往能判断产量如何,对虾活力如何,越是浑浊则对虾越多,活力越强;当然,过度浑浊的水也容易造成对虾腮堵黑腮等,加上地下水金属离子多,后期水肥时也易造成对虾白头白嘴现象;这需要适度的用生物解毒泼洒剂解毒处理。

浑浊水体中有悬浮物提供了微生物附着床,有利于培育良好的菌相,这也是高产养菌的体现,也是增强对虾体质的保证;

以地下硬水为主的如东小棚,保证了总碱度的高位稳定,保证了对虾换壳的顺利进行;但地下水也带来了总氮偏高的缺点。

针对如东小棚的水质特点,我们建议改进如下两点:

关注藻相的氮磷比:虽然小棚的阳光减弱,但仍然不要忽视藻相的培育,以尽量帮助降低总氮,如何补充藻类所需要的营养平衡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针对如东小棚,建议平时定期适当补充磷镁钾元素为主(如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镁),既然水体总氮偏高,自然藻相需要的氮磷比会失衡,适当补充磷肥是必要的,同时补充镁钾元素,可以促进藻相的平衡,例如使用磷酸二氢钾,亦可以用青贮牧草吊袋(牧草中镁钾含量高);

关注菌相的碳氮比:如东小棚水质总氮高,自然碳氮比会比较低,在这种藻相弱的水体中,更加要注意培育优质的菌相,这就要经常提高碳氮比;一是可以少量多次地配合泼洒速效碳源(葡萄糖,红糖,糖蜜),切不可突然大量泼洒这种速效碳(否则会造成水体发粘);二是可使用缓释碳源,如”液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或”固态发酵麦麸玉米水肥“,或青贮牧草吊袋(更适合于泥底池塘);三是可使用可溶性淀粉或无筋面粉之类的缓释碳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