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限青春》能用滑板撬动垂类综艺的格局吗?

 alayavijnana 2019-06-22

昨晚,腾讯视频上线了全国首档滑板竞技真人秀《极限青春》。冷眼君第一时间看完了首播,应该说,这个题材还是很适合改编成综艺节目的。

因为对于滑板这项极限运动来说,本身就有非常完善的组织与赛事,历史悠久,非常受年轻人追捧。而且滑板还将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因此,滑板既有街头文化的基因,又即将注入正统体育比赛的血液,这是非常难得的。

冷眼君不太懂滑板这项运动,但是从节目的角度来看,滑板还是有着自身的一些优势的:

1、极具观赏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作为一项极限运动,滑板总是以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著称,再结合电视镜头的表达,网友可以从多角度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

2、网友有基本的判断标准。虽然大多数网友也跟冷眼君一样,说不出几个专业术语,但是一个动作是否厉害,有没有完成,网友们还是能够做到肉眼可见的。但随着节目的播出,网友一定会对滑板有更深的了解。

3、第一茬儿优势。作为第一档滑板真人秀,《极限青春》是这个垂类的第一波收割者,导演组可以尽可能的去选择最优秀的滑手和圈内大咖,且无人竞争。

有意思的是,爱奇艺有嘻哈,优酷有街舞,如今腾讯也有了滑板(或者极限运动),垂类综艺终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嘻哈和街舞这样的垂类综艺,让市场有了足够的宽容度,也让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细分内容的出现。

那么,《极限青春》这档节目究竟怎么样,在制作上又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冷眼君就来针对首播的内容详细分析一下。

《极限青春》准备讲一个什么故事

滑板作为一项极限运动,确实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挑战自我、不服输、死磕到底等关键词应该非常合适,这也与《极限青春》想要传递出来的价值观非常契合。

《极限青春》一共10期,节目邀请了王一博、王珞丹和程潇担任领队,由滑板圈内大咖车霖、袁飞和韩敏捷担任节目顾问。集结全国优秀的60名顶尖滑手,争夺最终的“最强MVP”,获此殊荣的滑手将获得世界顶级极限运动大赛x-games的正赛资格。

了解完节目大的背景信息之后,我们再来看《极限青春》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其它几个重要元素。

首先是人物。从前面的介绍里可以知道,在《极限青春》的人物设置里,一共由三部分组成,选手、明星领队和专业顾问。

先说选手,节目直接交代集结了60名国内优秀的滑手,从节目逻辑来看,这是没问题的。有曾经的大神级选手,也有初出茅庐的新生力量,选手组成还是很丰富的。而且从第一期节目来看,这些选手的个性非常鲜明,都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一群人,自由无畏,非常真实。不认识明星,也不关心明星是谁,只要能展现自己就好。

就像玩嘻哈和街舞的人一样,这些小众圈层的人往往都非常简单直接,但都对自己热爱的事情无比执着。比如出现了对规则的质疑,赖思源会直接跳出来质问导演组。这也是当下制作以素人为主的综艺节目时的一种独有的节目效果,很真实。

再说明星,在《极限青春》里,三位明星不再是导师或评委,而是领队。毕竟,滑板这项运动的门槛很高,极少有明星艺人会在这个领域做到专业级。

王一博和程潇完全是小白玩家,王珞丹有长板的经历,但是跟节目中的专业板竞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他们的出现,一定会有疑问。于是,导演组干脆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开头,自己提出来,不模糊化处理,也算是很real了。但是遭来选手们的集体质疑也就在所难免。

冷眼君倒是很理解这一点,毕竟一个小众题材,还是需要有明星在的,不然全素人的节目也不太会有人关注,出圈几乎没有可能。能看得出导演组还是在尽量寻找年轻化的明星,或者尽量有一些关联的明星加入。当然,很有可能节目除了选手之间的竞争之外,还会有一条三位明星的养成线,也是增加三位明星自己粉丝粘性的一种处理。

所以明星不那么专业,那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来去做评判,这就是第三部分的人物组成,专业顾问。“中国滑板第一人”之称的车霖、有“中国滑板比赛主持兼解说第一人”的袁飞和创立本土滑板品牌的韩敏捷。这三位都是国内滑板界的权威,节目有了专业加持,也算是弥补了明星的短板。

我们再来看节目的规则。从第一期的两轮规则来看,节奏还是很快。第一关就通过每人5分钟的自由展示,完成了60晋45的比拼。第二关是1 on 1 battle,目前还没有结束,但从比赛呈现的效果来看,还是非常刺激的,类似于街舞里的call out。

对于一档竞技性非常强的节目来说,规则当然很重要,但是一定要秉承滑板圈自身的特性去设计规则,既保证电视化的呈现又不丢失滑板的专业性就好。

说完人物和规则之后,应该可以大概清楚节目是在干嘛了。而除此之外,还有几处小的细节令冷眼君印象深刻。

1、视觉记忆点——鞋带。不管是嘻哈里的链子,还是街舞里的毛巾,小众圈层里总是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种交流方式,而这也是让普通网友形成记忆点的一种手段。《极限青春》选择的是鞋带,也是希望通过这一记忆点让网友们形成对节目的一个初印象。

2、专业花字解读。其实这一点已经成为了这类节目在后期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常规动作了,专业术语的普及,往往都需要通过花字的辅助去引导网友的观看。值得一提的是,《极限青春》里的术语解释,不仅仅有名词标注,还有难度系数,五颗星为最高难度。

3、镜头拍摄。从第一期来看,比赛是在一个大型的室内空间,是专业的滑板场地。而对于每一位滑手来说,他们的每一个大招都是非常有观赏性的,所以需要有多个角度的机位去抓取,在镜头的要求上还是很高的。低角度的近距离仰拍,飞猫与滑手的对穿,都能让人看到比较有冲击力的画面,观看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第一期总体看下来,节目整体的调性、剪辑风格还是很清楚的,保证了滑板这项运动的自身特性。能看得出,节目是在试图借用这项极限运动为观众展现出一群极具个性的滑手。

两处制作争议点

了解完节目的基本信息之后,冷眼君还是认为有两处制作上的争议点值得拿出来单独说一下。

首先就是第一轮60晋45的规则,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5人一组,同时在场内进行展示,每人5分钟时间,三位专业顾问都亮灯,视为晋级成功。

这里的问题就是5人一组同时上场的话,多少会在视觉上产生一些混乱,就连王一博也吐槽“根本看不过来”。相信很多网友在观看这部分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受,被淘汰的15人里,甚至有人都没有几个镜头。

其实这里应该就是电视呈现与滑板运动特性之间的一个冲突问题。对于节目来说,需要快速的结束一轮比拼,让更多优秀的选手走到后面的比赛中,加快节奏。而这就造成了网友在观看中的一点不适,会显得稍微有一些混乱。

但是在正式的专业滑板比赛中,也是一组多人,但是是一个一个出场展示的,然后评委打分,按高低进行排序淘汰。所以,《极限青春》其实也可以这样操作,5人一组,依次出场,让每一个人的表演得到充分展示,专业顾问依然用亮灯判决,这样也给网友一个能够看清所有人的机会。60人其实不算多,留足个人的展示时间,其实群像效果会更好。

当然,通过剪辑是可以保证重点选手的露出的,让网友能够记住节目组想让你记住的那几位重点滑手,而且专业顾问也知道如何根据瞬间进行打分。

第二个争议点还是在第一关,除了多人同时比拼之外,晋级的标准也成为了一个疑问。前面冷眼君提到了有选手对评判标准提出了质疑,说的就是这个。

比如王子轩,屡次出招失败,却最终获得了三位专业顾问的亮灯,晋级成功。这就让观看者产生疑问,这一个环节到底是比什么呢?

当然,回头再看这一关的比赛规则,其中有一条是要秀出风格,亮出态度,所以未必每一个动作都要成功,如果有自己的风格,专业顾问也会亮灯。

车霖说,这是一个比赛,也不是一个比赛。但是对于网友来说,这就有一些迷惑了,要不然怎么会有其他选手跳出来质疑想要退赛呢。

而更迷惑的是,质疑规则的赖思源在展示过程中也多次失败,看起来也晋级无望,但最终还是三盏灯全亮晋级。虽说大型真香现场很有戏剧效果,但是还是会让人摸不清规则是究竟是什么。所以冷眼君还是觉得应该在规则介绍上说得再明确一些。

就像袁飞也在节目中说到的,在正式的专业比赛中,个人风格也会成为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能够把这一点提前告知网友,可能就会减少观感上的偏差。

滑板的特点,突显着滑手们的自由无畏

虽然节目才上线第一期,但冷眼君整体看下来,节目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不服输、死磕的精神还是非常明显的。

不管你是否了解滑板运动,但只要通过节目,你就能深切的感受到这项运动的紧张刺激,在观看体验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感官刺激。滑手们的每一次腾空、旋转,都能刺激到网友们的肾上腺素,坐在屏幕前,手心冒汗、与每一位滑手共命运,同时还能因为滑手们的屡败屡战的精神而备受感动,这可能就是极限运动最原始的魅力吧。

所以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在这样的比拼之下,看到这档节目的这些滑手们的共性,那就是无畏、不断挑战自我,即便输,也要去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这样的滑手精神,还是很容易让普通网友产生共鸣的。

比如赖思源,虽然质疑导演组,但是在自己展现的时候并没有求稳,而是连续三次死磕一个高难度动作。最终打动专业顾问,三盏灯全亮。

还有滑板界的OG黑柴,虽然5分钟之内的展示频频失误,而且最终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三盏灯。但是作为一名前辈,一名曾经的冠军滑手,黑柴还是选择继续挑战,即便晋级已无望,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之下,经过多次尝试,最终实现了完美一跳,带着大家对他的尊重离开了节目。那一刻,就是滑手精神的完美体验。

相信随着节目的播出,我们还会看到更加令人感动的瞬间,也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滑板这项极限运动能够给人带来的刺激与兴奋。更加重要的是,一定会让我们记住更多敢于挑战自我的滑手们。

《极限青春》是腾讯视频在垂类综艺的又一次尝试,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极限运动的魅力。小众题材的节目不好做,但这样的题材值得让更多人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