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作用 目前公认的植物必需元素有17种,它们是:C、H、0、N、P、S、K、 Ca、Mg、Cu、Zn、Mn、Fe、Mo、B、Cl、Ni。其中前9种元素的含量分别占植物体干重的0.01%以上,称大量元素,后8种元素的含量分别占植物体干重的0.01%以下,称微量元素。 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有三个方面:(1)作为植物体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2)作为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剂,参与酶的活动,影响植物的代谢;(3)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以离子状态溶于土壤溶液中,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或以土壤难溶盐形式存在。其中植物根系利用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从土壤溶液中吸收。 1. 根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 根尖(根毛区)是根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 2. 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1)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阳离子同根部细胞质膜表面的 H+交换,阴离子同根部细胞质膜表面的HC03_交换。 (2) 离子进人根细胞内部,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既可被根 细胞吸收后通过共质体途径进人木质部,也可以通过质外体途径扩散进入根的内皮层以外的质外体部分。但由于根内皮层上有凯 氏带,必须转入共质体才能继续向内运送至木质部。 (3) 离子进人导管经共质体途径最终进入木质部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由木质薄壁细胞进人导管。 三、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由根系吸收的矿质元素,有些在根部被同化成有机物后再运 往地上部分,有些仍以离子形式运往地上部分。根吸收的矿物质是 随着水利用蒸腾拉力,通过木质部向地上部分运输。而叶片吸收的 矿物质可以通过韧皮部或木质部向地上部分运输,也可以通过韧 皮部向地下部分运输。 四、矿质元素的再利用 矿质元素被吸收后,分为可再利用和不可再利用两大类。可再利用的又可根据存在形式分为:以离子状态存在,如钾;以不稳定 化合物状态存在,如镁;一旦土壤中缺乏,这些矿质元素可运输到 生命活动旺盛的新叶中,导致老叶受损,新叶正常。不可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在体内以稳定化合物状态存在,如钙、铁,一旦土壤中缺乏,这些矿质元素不能移动,导致老叶正常,新叶受损。 五、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要 做到因土施肥、看地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 (编辑:葛晶晶) 注:转载请保留师出教育源文章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