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壶多年总结:紫砂四大造假

 红豆居士 2019-06-22

紫砂壶的作伪造假大致可以分为这几大类:一、原料造假;二、做工造假;三、作者造假;四、年代造假。

一、原料造假

原料造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普通陶土冒充紫砂原矿,或者是用非宜兴产劣质紫砂冒充宜兴本山原矿;另一类是在普通陶土或劣质紫砂中添加各种化工原料,以追求鲜艳夺目的颜色,冒充名贵稀有的紫砂原矿。

(一)伪造紫砂泥料

紫砂原矿是“矿中之矿,泥中之泥”,尤以宜兴黄龙山所产为最佳,产量本就有限,加之近年来限制性开采,所以原矿泥料都比较珍贵,成本较高。一般的普通泥料每块(体积大约20x20x40(cm))价格约为1500元左右,最多能做3把250cc左右的壶。另外原矿泥料做成的壶坯,烧制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尤其朱泥收缩最大,达到30%,收缩则易形成开裂、塌陷等残次品,成品率仅有六、七成,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原料造假者用普通陶土,添加“水玻璃”等化工原料,冒充宜兴本山原矿,成品率却可以达到100%,很好地避开了高成本这个麻烦。所谓的水玻璃就是硅酸钠晶体,遇热即融化为液体,在建筑行业中普遍用做粘合剂和补漏剂。另外,为使烧制后的壶色更像紫砂壶,还要添加大量的赤铁粉及氧化锰,需要朱红色则多加赤铁粉,需要紫色则多加黑色的氧化锰。为使烧制后壶面呈砂粒感,还会在制浆时添加一些筛细的沙子。这样炼制出来的假紫砂泥缺乏可塑性,很难运用传统的手工脱空成型工艺,大多都是通过灌浆成型制成壶坯。还会在制好的壶坯上再刷一层真的紫砂泥浆作为包裹,然后入窑烧制。初涉紫砂的消费者面对这样一模一样的两把真假紫砂壶,往往雌雄难辨,加之商家一些云山雾罩的“故事”,更是扑朔迷离,只能望“砂”兴叹。要解决这一难题,一是多学习,充分了解紫砂知识;二是多看多观察,无论是图片还是实物,多看看,不要轻易出手;三是最好有可靠信赖的进货渠道。

玩壶多年总结:紫砂四大造假

▲水玻璃

玩壶多年总结:紫砂四大造假

▲氧化铬

(二)伪造奇异色彩以夺人眼球

我们知道紫砂原矿制成的壶,虽然烧制时由于入窑的位置不同,窑温有异,受热不均,会出现色差的微妙变化,但基本只有三大主要色系,即紫色、朱红色、黄色。紫砂的紫色类似猪肝的颜色,不是紫红;朱红色是类似于朱砂的颜色,红中略黄,不是血红;黄色也只是淡黄、米黄、棕黄、褐黄,黄而不嫩,不是类似菊花那样的艳黄色。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用捂灰工艺特别处理的黑色,但黑而不墨,而是黑中泛青,青中透绿。近来多见有“土豪金”的鲜艳黄色,也有死黑如墨的紫砂壶,皆出于伪造,若不添加特殊的化工原料,是不可能烧制出来。

紫砂壶的颜色是由原矿中的铁元素多少来决定的。在氧化气氛中进行高温烧制时,铁元素会与氧气充分发生反应,产生三氧化二铁,即呈现为红色。含铁量最高的红泥则呈朱红色,含铁量居中的紫泥则呈现为黯肝色,而含铁量最少的绿泥、团泥则呈现为浅黄色。若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是不可能烧制出上面这些鲜艳夺目的色彩来的。一般说来,伪造者要让壶色增红,则添加氧化铁;增黑,则添加氧化锰;增绿,则添加氧化铬;增蓝,则添加氧化钴;增白,则添加氧化铅;增亮,则添加氧化镉 或钛白粉。

经常听到一些商家说,绿色的壶是用墨绿泥原矿制作的,而天青色或蓝色的壶是用天青泥制作的,这纯属欺骗。我们知道,绿泥存量很少,而且绿泥烧制出来的壶呈米黄色或浅黄色,并不是绿色;天青泥是属于紫泥的一种,所烧制成的壶色也是呈黯肝紫色,而不是天青蓝。还有一些添加氧化钴烧制出的绿色壶,商家说是“民国绿”,是用稀缺的泥料所制。其实“民国绿”的产生,本身就是上海一些商家为迎合当年洋人的胃口,在紫砂原矿中添加氧化钴所制成的,本就属于民国时期的紫砂伪作。氧化钴俗称“苏麻里青”,原产于伊朗,元明时期中国的青花瓷广泛使用。这种化学颜料,在作为收藏展览的器物上使用,或储藏器皿,或低温短时储物的碗盏中使用,本无可厚非,但在高温炖煮的砂锅或长时高温沏茶的茶具中使用,则不是很好。顾景舟大师年轻时为了生计,在上海也帮人做过这样的“民国绿”紫砂壶,但他最钟爱的还是最普通的紫泥,因为那才是紫砂淳朴的本色。初学紫砂者,若遇到这类颜色太鲜艳的壶,应尽量避开,切记紫砂的三大基本色系,低调、内敛,朴实、恬淡,反而是真实紫砂的风格,不要被喧嚣华丽的外表所迷惑。

二、做工造假

做工造假大致有四类:一是用灌浆成型工艺冒充手工成型;二是用手拉坯成型冒充手工成型;三是用石膏模具压制成型或半手工成型冒充全手工成型;四是用机车成型冒充手工成型。

玩壶多年总结:紫砂四大造假

灌浆壶与紫砂壶区别很大

(一)灌浆成型

“灌浆”本身是一种陶瓷制造中的工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时候,紫砂行业为了提高生产率曾借鉴了它。一开始是采用紫砂矿砂原料磨成泥浆状,注入到事先做好的石膏模具中。因为石膏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短时间内脱开模具就能得到壶坯。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已经使壶背离了紫砂的本意。磨成泥浆的紫砂原料成型后不再具有原来的砂质成分,各方面性能都大幅度下降。顾景舟大师曾坚决反对并遭到当时管理部门的处理。现在的造假者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采用的不是将紫砂原矿磨浆,而是直接采用普通陶土添加水玻璃及赤铁粉、锰粉等化学原料来调制磨浆,然后直接将其灌注到石膏模具中得到壶坯,然后再在外表喷上一层紫砂泥浆,然后入窑烧制,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这样制作的壶,由于泥料不是紫砂,无双气孔结构,也缺乏可塑性,壶面很难修整,比较粗糙。

玩壶多年总结:紫砂四大造假

手拉胚

(二)手拉坯成型

手拉坯是制陶工艺的名称,是一种比较传统古老的制陶技法。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将可塑的泥坯拉制成杯、盘、碗、碟、瓶、罐等不同形状的实用器物。这一工艺一直延续至今,制陶行业及一些泥塑艺术依然沿用。今天的很多紫砂制假者也使用这一方法,他们在转轮上将泥坯拉成壶身、壶盖,然后配上灌浆制作的壶嘴、壶把,晾干后进行表面喷浆,最后入窑烧制一遍。因为轮盘手拉成型,所以壶内壁一般多有圈形的横纹。市面上一般以号称“朱泥”的手拉壶较多。我们知道,紫砂壶的原料是砂,水少则干,水多则散,泥料本身并不具流动性,因而是不能用手拉成型的。要手拉坯成型,只有打细泥料,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玻璃,或者使用普通的红泥陶土,才可以拉胚成型。但无论是紫砂粉尘加入水玻璃,还是使用普通粘土,烧结后的壶都失去了紫砂独特的透气性,因此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紫砂壶了。

(三)全模具压制成型或半手工成型

紫砂壶在诞生之初,以徒手捏塑为主,做工上往往显得比较粗糙,如流传至今的供春壶可见一斑。后来对紫砂壶一些比较复杂的构件如壶嘴、壶把等,曾使用过“析木为模”的制作方式,用模具压制成型。到了时大彬时代,就完全创出了镶接及拍打的脱空成型法,并成为紫砂壶传统制作工艺的定式。因为这样的全手工制作,最能体现匠人的艺术构思及工艺水准,也能使紫砂原矿的双气孔结构特征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现在的制作者工艺能力有限,如果全手工制作,一是很难保证壶型的美观,二是较为费工费时,于是多采用模具压制成型,或者在一些基本构件压制成型后再进行人工的镶接及磨光修整,称为“半手”。优点是可以批量生产,缺点是所有的壶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紫砂的透气性也有所减弱。但只要是原矿紫砂,无论是模具压制还是半手制作,其实一点也不影响沏茶、泡养的实用性,最多缺乏艺术特色,本也无可厚非,但一些商家却将自己的模具壶非要说成全手工壶,这就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了,如同将工业印刷品冒充画家的真迹一样。

全手和半手做“壶把”时,都要先把紫砂泥搓成条状,但下一步精细成型就不一样了:全手工的“壶把”成型完全靠艺人的手去把控,所以显得浑然一体。但半手工的壶把成型依靠的是模具,当用模具压的时候,就会在壶把的中间位置留下痕迹。当然,有的经过后期精修,也会没有,但这把壶的壶把显然没处理好,就留有很明显的半手工特征。

(四)机车成型

机车壶的制作流程是采用机器车出身桶,然后由工人来装配嘴把和钮。一个作坊两台机器,配上三五个人一组的流水线,一天的产量可以达到200个左右。机车壶的市场定位就是跑量。目前一些网购平台跑量销售的月销量几百上千的紫砂壶,售价在一百左右的乃至一些两三百块的,以及一些要求在短时间内交货的数量较为庞大的紫砂礼品壶,基本都是类似机车工艺的紫砂壶。

玩壶多年总结:紫砂四大造假

▲淘宝京东天猫上月销量很高的机车壶

玩壶多年总结:紫砂四大造假

▲制作机车壶的机器

作为跑量的机车壶,靠的是数量取胜,对成本的控制要求非常之高。这就使得在泥料的成本控制上要求也非常之严格,通常都是采购价格较低的劣质泥料,以及一些陶土加色素调配的泥料。通常一把紫砂壶里面的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都是手工成本,这就是工艺、做工和泥料相辅相成的道理。没有人会把优质的泥料拿去批量做出品质较差的机车壶;也没有哪个制壶技艺高超的艺人会去买劣质的泥料花较多的精力去做一把好壶。通常来说工肯定比泥来得更贵。所以说你要指望买到泥料不错的机车壶,确实是不大现实的。

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一切向钱看”,几十元、一两百元的“灌浆壶”、“化工壶”“机车壶”充斥市场。初学紫砂者若是能得到一把模具压制成型或半手成型的原矿紫砂壶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虽然谈不上有多高的艺术审美,但基本能保住了紫砂原矿的宜茶性与实用性这一底线。

三、作者造假

证书的作假通常有3种:

【 一】、代工壶,盖名家钤印。

这种情况跟考试中的枪手一样,是所有作假中最难提防的。多是不洁身自好的工艺师,利用自己的职称优势,找市场上的民间艺人或自己的徒弟,合谋作假。工艺师挑选普通艺人做的壶(还有恶劣者直接把做壶外包,自己只管盖章),同时在壶身和证书上盖上自己的钤印,难以辨别的地方就在于证书、印章之类的本身就是真的,根本就辨无可辨。

【 二】、伪造名家钤印。

这也是市场上较为恶劣的行径,无名小辈伪造名家印章、证书、落款,然后对应自己做的壶,这种通常可以以假乱真,尤其是刚接触紫砂行业的朋友很容易中招。

【三】、虚构名号

一些没有职称的民间艺人,要么是给自己起一些儒雅、怪诞的名号,如朱泥山人、竹鼓叟、西施老人之类等有的没的名号,要么就给自己一个某某名家的某徒弟的唯一传人、某某地区第一制壶人、某野鸡协会主席等经不起推敲的名号。

就这3种作假来说,如果是用徒弟的代工壶或实力民间艺人想借个名号卖上点价钱,其实也还好,毕竟能被选中的徒弟多少有师傅七成以上的功力,而一些民间艺人本身的作品也不差,但外包做壶和伪造他人印章简直不能再无耻了,必须见一个披露揭发一个。

四、年代造假

这类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末80年代,从老一辈的紫砂艺人那了解到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当时台湾经济繁荣茶道兴盛,带动了紫砂壶的大量需求,在宜兴出现了以造假为目的的地下作坊,在丁蜀镇的附近开设作坊,也有在苏州、无锡的作坊,以低水准仿上高水准的壶的,有徒弟仿制师傅的,后来某些人自己产量不够,就自己仿冒自己的紫砂壶,真真假假,一人干不行、就外包出去。为了汲取高额利润,这些壶存在于各种档次水平的紫砂作品中,简单作假的以紫砂名人的印章进行电脑篆刻作假、稍微精明一些找一些能工巧匠大量仿制古壶、带名人壶,在大量低劣产品、不符合价值的产品上盖上名人的印章。大造舆论,大肆宣传。以至于大师高工的作品满天飞,上述作假行为对紫砂艺术的破坏极大,这些行为归结起来,不外乎“以新充旧”和“以次充好”,等等。

“以新充旧”就是以新制作的紫砂壶冒充历史老壶的壶商,一般把新中国成立以前制作的茶壶为老壶,这些壶当初生产量本来就不是很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朝代的变革,存世量越来越少,因而显得比较珍贵,特别是老壶中的名家之壶更是弥足珍贵的,一些人用印和刻款上大量模仿前人和名家的图章风格,制假售假。由于紫砂陶泥坯易于刻画,由于印章的复制技术并不难,抗战前做古董用的火蜡在老壶上踏上印记,再用凝固的火蜡仿制的新壶上,这样印章就完全一致,只有稍微小一点,由于工具精度越来越精密,不留意看完全是可以以假乱真,依靠印章和刻款真伪来区分,在这个时代可以说不是那么靠谱了。还有一些低劣的以新充旧的做法,就是一些制壶者和壶商,把新壶,通过用浓茶精、醋、酸或中药腐蚀调和在一起染色,或大电饭锅蒸煮为其“包浆”,在短期内仿佛岁月久远的效果,伪装成养的古壶出售。

冒名顶替则是以非名家冒充现当代名家的作品,这是最常见、也是丁山壶商最惯用的手法,大量“冒牌大师”创作的作品,高价出售,但数量却像像盗版光盘一样,在冒名顶替的造假中破坏性最大的是所谓的高仿壶,售假者能找到一些能工巧匠,让他们死摹硬临,这样的作品和原作者的壶做的壶很难分辨,一般的玩家如果不认真仔细辨识根本无法识破,一些仿造历史假壶往往用此方法。

其实紫砂市场最常见的社会现象就是,那些本身没有紫砂壶过硬的技艺水平甚至本身不是做壶人,雇人做壶后,用网络、媒体大肆炒作宣传,包装成社会上知名的紫砂名家,对他们的作品及价位更应该保持某种警惕,这种不健康的现象已有泛滥的趋势,以致现在经常碰到一些玩家拿着某大师或名家的壶,而紫砂圈竟无人知道此人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也应该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