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手机打开360doc个人图书馆看一看有没有新的文史好文章,这篇让眼球关注到了: 小学生都会背他的诗,却没人知道他一辈子有多惨,85岁穷困而死! 1125年,37岁的陆宰带着家人进京上任。 他昂首挺立站在船头,背后的水手们都在悄声嘀咕:这哥们就是山阴豪族啊,听说他爹的导师是王安石,岳父老爹还当过宰相... 陆宰没功夫搭理粉丝,他的内心很焦急,因为船舱里的妻子快要生了。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陆宰顿然抚掌大笑。这位诗书满腹的才子,终于给三儿子想好了名字。 你在河上出生,那就叫陆游好不好? …… 如果这里所言甚是,那么我们又会质疑起来:河上船舱中所生,“舟生”、“河上公”等称谓岂不胜过单叫一个“游”字更好么? 这篇原创文注定要在《钗头凤》与表兄妹唐婉的婚姻悲剧上大做文章的。那么我们就猜一猜陆游与秦观之间的瓜葛吧。 翻开武汉出版社的《名人庭训故事》文学家卷,《为时代铸造号角》一篇讲的正是陆游父亲为儿子取名的经过: 陆宰刚进舱门,接生婆将襁褓之中的三宝贝递给他瞧,“取个啥名字呢”?丈夫向唐氏投去征询的目光。妻子说: “昨晚生他之前,我曾经梦见了少游……” 陆宰听了,随即表示,孩子将来若是能够成为秦少游那样的大诗人,那还真是陆门一件好事哉!于是这婴儿就被定名为“陆游”。 读者们应该记住,陆游不仅名自少游(字)其人来,而且字“务观”,这也是“秦观”的“观”(名)。 ![]() 长大后,陆游从江西诗派的曾几先生学习作诗。他的一篇《司马温公布被铭》竟被误认为是大诗人秦少游的作品。 陆游的《钗头凤》除了被视为与唐婉离异的见证而广为流传之外,亦有学者根据“黄縢酒”“红酥手”“宫墙柳”判断该词或为陆游在南郑前线时期一段狭斜游的产物。 单纯根据《齐东野语》中的小说家言来坐实“东风(陆母?)恶”的红楼悲剧,不仅会显得诗人“忤逆”不孝,而且无异于有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嫌(《莺莺传》与元稹的关系是否有些相似的夹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