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处的海面上,有一个总面积26.88平方公里的涠洲岛。今年三月,我和老伴有幸去那里旅游。 十一日下午两点, 我们来到北海市去涠洲岛的唯一国际客运船舶港口,乘坐北游15号大船,航行约90分钟后,远远地可望到一个长长的码头,我们的船就准备停靠在这里。从下船至上岛处,大概步行一公里的长廊就可进入涠洲岛。 初见海岛,我感觉到这里和喧闹的城市相比,非常安静。除了上岸的人群以外,其它地方看不到很多人。由于是海岛,这里也是别样的温柔。在码头上辽望大海,真的是水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岛上一个自称花木兰的导游热情地迎接我们,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涠洲岛概况:涠洲岛由南至北长6.5公里,由东至西宽6公里,最高海拔79米,岛上住有2000多户人家,16000多人口,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客家人。 一会儿,我们坐上导游事先安排好的旅游大巴,很快前往住宿地。车子在大片大片的香蕉林里,沿着宽阔的公路前行,走十多分钟后,在一条乡村公路又兜兜转转几分钟,然后到了一个僻静的叫“梓桐苑”的民营酒店。虽说是民营酒店,但温馨的布置,干净的院子,好客的主人,使我有家的感觉。在这里住宿,除了有宾馆的享受外,处处能给你别样的惊喜。 院子里,有几棵大树,我抬头一看,树干上面竟吊着一挂大大小小的果实。大的有几斤,小的比鸡蛋还小。我很好奇,这种果实怎么是长在树干上呢?我拿起手机就拍照。主人告诉我,这是菠萝蜜。我很惊讶,原来我总认为菠萝蜜会象东瓜南瓜一样长在藤上,睡在地里。现在我才知道菠萝蜜不是长在藤上,枝上,而是长在这粗壮的树干上。初一看去,沉甸甸的果实象有人特意把它挂在树干上,仿佛轻轻一碰,这果实就会掉下来。我说:“老板,我们在店里买的菠萝蜜比你的大很多呢!” 主人说:这是没成熟的果实。屋子前面,还有木瓜树,木瓜树笔直向上长着,我没发现树干上长有枝桠。果实有的是黄黄的,还有的是绿色的。它们挨挨挤挤地长在树干顶端叶子的下面,头凑在一起,象几只小胖猪在吮吸着妈妈的乳汁。顺手摸摸这成熟的木瓜,手有余香。 忽然,院子后面传来咯咯咯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全是香蕉林。青的、黄的、大的、小的香蕉,象月牙、象小船。它们蜷曲着身子,一圈又一圈地围绕在一起,倒挂在树干上,构成了一串串整齐排列的香蕉。随便切一圈,都有七八个甚至十几个。香蕉树叶子宽宽的,有的差不多一米长,风儿一吹,它就会给你送来凉爽的风。香蕉树下自然有老板的黑鸡婆,黄鸡婆,竹斑鸡婆等在乘凉,在嬉戏。有一只大公鸡围绕着一只黑母鸡打转转,嘴里发岀“咯、咯、咯……” 的叫声,看来是真的要打母鸡的主意了! 院子里挂着几个吊床,好奇的我高兴地睡在吊床上,闭上眼睛,身子故意地来回晃荡,有仙一般飘飘悠悠的感觉。几只小猫咪也来凑热闹,它们“喵、喵……”地在院子里呼唤着,追逐着。涠洲岛的民营酒店,使我真正地感觉到了什么叫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到了这个酒店,就象在自己的农村老家一样,感觉到特别温馨。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便去参观鬼匠神工的乐园“鳄鱼山公园,” 也称国家火山地质公园。这个公园位于涠洲岛南部西岬角,三面环水,状似一条在海面向前游动并张嘴欲吞食猎物的大鳄鱼,这里树木葱绿。 在鳄鱼山上,我们尽情地观海,万里海洋一览无遗。起风时,海浪扑打在岸边的岩石上,腾起高高的浪花,迸发岀轰轰的响声,惊天动地。向远眺望,蓝天、白云、碧海、岩石、游轮、观光的人们、交相辉映。每一个人,每一种景物,都是摄影师最好的素材。 涠洲岛是一个经过四次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岛屿,最后一次喷发距今三万多年,最终形成现在所看到的漂浮在碧海中的瑰宝。在鳄鱼山下的大海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红黑色的火山口,火山口比周围略高一些,象一个小小的枯井,两个人手牵手就可以横过火山口。火山口后面的红黑色岩石上刻有“火山口”三个字。这里不仅可以看到火山口,更可喜的是还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有的象“百兽闹海”;有的似“金龟探路”;有的如“黑红色的书本高高地向上叠起”……. 这些奇特的火山岩,本身就是一部珍贵的科普书,它在向人们诉说着涠洲岛久远的火山爆发的故事。 游览火山口后,我们来到位于涠洲岛西部的滴水村,这里的“滴水丹屏”,堪称中国火山景观的奇迹。岩石形成的悬崖峭壁,是该岛最为醒目壮观的海蚀地貌。 崖顶上有藤树缠绕,有绿树红花倒挂崖头。有的细小藤儿爬不上树,象拖着长长的尾巴依附在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上还长有圆圆的,带刺的仙人掌,它们绽开着一朵朵黄色的花儿,象一个个昂首眺望大海的仙女,呈现出婀娜多姿的色彩。这种美丽的景象,构成了名符其实的“丹屏”。令人称奇的是:巨崖岩层上浸透着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断线珍珠般飘飘悠悠,常年不断地向下滴落,银光闪闪,放射岀绮丽的亮光,煞是好看。这里取名“滴水”恰如其分。 “滴水丹屏”是尝日落的最佳位置。晴天在此观日落,别有一番韵味。这里的落日,海水,礁石,沙滩,亲近大自然的人们,与满天飞舞的红霞映入眼帘,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任何人都会成为别人眼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无论什么地方,都美得让人陶醉。 ![]() 游完“滴水丹屏”,来到涠洲岛西海岸的石螺口景区,我们不能潜水,只好穿上救生衣,乘着特制的游览船直接下海去看珊瑚和海鱼。说是特制的游览船,还真有点特别。在船的中间,有一个特殊透明玻璃凹陷处直接通到水里。游客可从这个凹陷处直接观看海底珊瑚和海鱼。刚下海时,船快速地前进。 ![]() ![]() 到了珊瑚区,船似乎停滞不前,船身与水磨合的微波,才让我们感觉到船在前进。我们在船内护栏边朝水里看,美丽的珊珊尽收眼底。它们有的象淡绿色的树枝;有的象雪中红梅;有的似灰白色的蘑菇;有的似毛茸茸的鹿角;有的如五彩的孔雀开屏;有的如精致的黄色蜂巢……那些老的珊瑚上挂着绿色的丝丝,象小小的垂柳。鱼儿在水底捉迷藏,刚才还在那里打挺、嬉戏,翻白,展示着五颜六色的身躯,“倏”地一下,游到远方去了,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 “嗵…嗵…”这声音是不远处的一艘渔船上传来的,我们问船老板:“这是干嘛?”“这是渔民把网放下后,用木棍着力敲打鼓桶,鼓桶发岀巨大的声响,鱼儿会吓得四处逃命,有的会撞到渔民刚放的渔网上,渔民捕获的鱼会更多。哦!这时我才真正理解到渔民打鱼的含义。在这涠洲岛上生活的人们,大部分靠打渔为生。难怪年轻人到了这里,总是寻找那些便宜的海鮮店。 半个小时后,游览船要返程了,刚才还停滞不前的游览船,现在开足了马力。箭一般地向前飞奔,船头激起的浪花足有一米多高。 一会儿,船终于熄火了。我们带着难忘的记忆,观海的收获,满满的惊险,冲浪的刺激回到了海边。 下了观光船,我们来到盛塘村,参观由珊瑚石砌成的天主教堂。这个教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也是中西文化融合共生存的历史见证。岛上有天主信徒约3000人,每逢星期日,便有信徒在这里做礼拜。 可惜我没有看到这个热闹的场面,但这个地方有老百姓摆放的香蕉,木瓜等岛上的特产。我看了看,没有买,因为我昨天在别的地方买的香蕉还有,也不是太好吃。导游告诉我,你要选那种身上有点的,黄黄的,带香气的香蕉。“好,我去试试,到了涠洲岛吃不到好吃的香蕉不可惜吗?” 我来到一个老太婆面前问:老板,“香蕉怎么卖?好不好吃?” 老板先拿刀子在一串香蕉上切一根递给我说:“尝了再说,不好吃不要钱。”我尝了这个香蕉,真的是又香又软又甜,好吃得不得了。我拿起这一爪香蕉问?多少钱?老板说:“五块钱”。这么便宜?我心里嘀咕着,很快付了钱,拿起香蕉就走。老板说:“我这里还有一爪送给你。”“是真的吗?”我接过香蕉,还要给老板钱,老板再三推辞,硬要把钱塞给我。我深受感动。在天主教堂,我没看到人们做祷告,我尝到了美味便宜的香蕉,看到了这里的人们纯朴、大方、善良的美好心灵! 在涠洲岛上,我们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香蕉林,品尝又甜又脆的菠萝蜜,看看摸摸树上黄黄的木瓜,欣赏美丽的海景,观赏奇丽的珊瑚,感受海鱼在水里自由自在游玩的情景,能和海岛上的善良的人们亲密接触。我非常高兴!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步三回头,看着船码头那些小摊上摆放的香蕉,菠萝蜜,木瓜……留连忘返。涠洲岛就这样有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时老伴推我一下,“还不快走,要开船了。” 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个温馨,浪漫的宝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