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分背面、坐卧、侧正、醉舞之别。男不下阴,女不下乳。 背面无穴,则形多下坐卧;坐卧多下趺踞处及脐腹气海等穴;侧 形多下手掌曲池及膝腕等穴,正形多下胸脘、脐眼等穴,醉舞多 下心胸、怀胁等穴。既分背面,又分男女,夫山形漫然,安知其男 女耶?于好乐、应星即见是男是女。如好乐有琴、书剑、圭壁、尊罍、钓竿、旗盖、鞍马、帽笏等,皆男也。女看钗梳、镜尺、妆台、衣物、辇轿、鸾凤等,皆女也。识男女即真,然后依法为之。 兽形:分行走、上下、出入、卧乳、伏降、斗睡、饱食之别。亦当先看背面,背向无穴,惟于面取之。睡卧、奔走多下鼻息、气堂等穴,盖走与卧当于气盛处取之。上下、来去、出入却看先后,大情在前,则取眼目、山根、须角、鼻观等穴;大情在后,则取其后腿、腹下、气堂等穴。行、乳多在眼目、而乳或在乳。降、斗则在眼前、角心、山根与爪等穴。伏、卧、饱、食多在鼻观、口舌。 禽鸟形:分飞翔、饮啄、浴抱、舞斗、理翅、翘足之异。此只当先看飞立之势,趋上水、下水为之取用。翔飞、舞斗多下翅者;饮啄多下眼、喙间;抱形多取腹、取卵。惟项下一穴,不可下也。 蛇形:仅有七寸、气堂,余不可下,多发疫。凿王字者,多损蛇。入穴上山,反后下尾,舌与气,不可下。至如腰腹上下来去,亦皆不可下。 蜈蚣:只有一穴在口中,余皆无穴可下。 鱼:看上下水如何,腮及后孔是穴,或下尾、下髯鬣,又各有取用。出水鱼,或下口;引子鱼,或下尾,亦观情势如何也。 螺形:则有行食、出壳、藏壳之异。故穴亦有靥,有头,及有顾壳之别。 龟鳖:各下左右肩。有应星而阔扁者为鳖。有蛇及土星真武,或龟子,高而圆长者为龟。龟应不专一物,而鳖应必须有星。盖天文鳌星,居天河之下,箕斗之间,自有乐星在其旁,故地下之形,即天上之星。必有应星,如天文而后为真鳖形。龟、鳖皆有引子,而鳌有抱卵形,鳖卵必别聚一处,此又物理也。鳖皆影抱,身在水涯,而卵居岸上泥土中,必不同在一所,故一、二在前之左右者,应星也;或三或五在侧与后而又聚集者,抱卵也。卵高鳌低不害,为之形真。龟鳖间有浮水,没泥之异。浮者,在水中,露背脑而已,不见其脚。没者,惟有背露,头脚皆不见;或见,必隔越泥水,见于他所也。浮没之形,惟皆可下,而不可凿,安柩其上,以土培之则善。凿之,则其形死矣,故不利焉。 花形:花心。木形当下嫩梢及形花结秀处可下。 幡旗之形:多于闪动处,幡在中股,而旗在花心最的处,或下七星处,点亦是穴,或看朝应如何。 琴:下大徵。无徵,下用指弹处。 月形:有满月、缺月之异。满月下弦,缺月下魄、下角。 狮形:以球证之。故见其形,凡面平而方者,狮子也,他兽面 不平,不方。辨形着,以此为诀。乃子必带球,尾、头大身小,前重后轻,前昂后俯,有回转戏球之势,此狮子之情也。凡伏狮、卧狮则多取鼻观或王字。如戏狮、引子狮、戏球狮、伏虎狮,多取穴于眼,盖精神在眼,以其顾盼取之。 虎之形:惟鼻、眼、爪是穴,取用各不同耳。不惟降狮、若伏、 卧等形,眼鼻单下,亦须通变,下额穴也;爪穴,如引儿等,亦可 下,不独捕捉之形取之。达者自通变耳。 龙形:其貌多岩岳,有山根升腾之龙,必有鬏髯,龙无鬏髯则无力。关节亦长,此真龙也。其应则雷电祥云、日月、云梯、飞 雨、湖潭之类应之,有云则升。 凤形:多贵,以带尖曜故也。然穴最难下,常以毫厘丈尺之差而有贵贱之异,故识穴不真,不若不下,恐误矣。大抵凤之形,有以全笼、玉架、方笼、百禽、奇花、梧竹、殿格等应之。其形体则展转清瘦,翔集顾盼,多从高冈而落,此则凤之形也。其取用则肩、翅梢、冠喙、眼,凤不下胲项,审此则得凤之形,知凤之情。 穴则于朝应上取之,情势紧重处取之,万不失一也。 牛形:牛之力在峰颠,故下此穴。牛之应,犁鞭、桊轭、浆塘、草泡、平野、牧奴等取之。穴则有鼻眼、堆峰、蹄角、耳腹之类,看取应如何。牛旋转在车后,穴下车心转轴处;若金牛牵车,则又以车轭取之,而下峰颠穴也。牛出栏,必昂头、舒气、舐鼻,故取鼻穴。 象形:象之力在鼻,恐卷湖之象,象宜取鼻。亦有用牙关者。 顾朝应之山,委蛇之水,依靠之峰何如耳。 喝形呼穴,只不过使初学者辨认耳,与龙脉并非紧要。古人云:“寻龙之难,识星难,识格尤难。自杨廖精于言星而不言格 张公详于言格而不言星,二者孰优劣乎?以星体论者,自有尖圆 方曲之定体,而可以捉摸星体其本也。以形格论者,不免毫里疑 似之难辨,善会其意者,因格求义,随所触目,剖其分明,斯为得之。不善会其意者,泥纸上之图形,用之相山,百无一合,证谈乱指,以似为真,此正卜氏所云‘一或少差,指鹿为马,认蚓为蛇之类是也。是故寻龙之法,以识星为要,识格次之,故予所编天机序次,还以杨廖为星体于正篇,以立其本。至张子微所论龙格甚详,终浅薄而难稽,恐无定体捉摸,恐滋世俗以似为真之弊,是以列之警篇,而只为会贤广见之一助云。”由此可见,喝形呼穴 只不过定穴之末道,故只要龙真穴的,尽可剪裁,不必拘泥其何 穴何形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