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资本的规律
2019-06-22 | 阅:  转:  |  分享 
  
商品

本质:用来交易的财产。

财产的本质:劳动力或劳动的结晶。财产表现为物品,物品的背后是劳动。

商品的产生:社会分工—财产交换—商品。





商品的特性:

A、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属性,指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包含使用价值的性质和数量。

B、价值:商品的劳动属性,指商品身上集成的无差别社会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平均水平的劳动。如:生产某商品,专业劳动需1小时,社会平均劳动水平需要2小时,则这个商品集成的无差别社会劳动为2小时。



C、价格:商品交换时能兑现的财产。





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

价值和使用价值,即:劳动水平×劳动时间×(使用价值1×数量1+使用价值2×数量2.。。。。)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并列存在的,双方任何一个离开对方,自身都失去意义。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固定的。



B、供求关系: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关系是变化的,并且是周期性变化







货币

本质:财产的信物。货币本身不是财产,但充当了财产的作用。是“万能”的商品。



货币的产生:社会分工—财产交换—商品—货币



货币的特性:

相对性,因为信用是相对地区和年代的,所以货币也是。

流通性,货币是非常易于流动的“财产”

存贮性,货币是非常易于存储的“财产”





资本:

本质:财产或财产信物。

财产包含商品、生产资料、劳动力。

财产信物主要指货币。



资本家



本质:相对其他人,拥有大量资本的人群。

特性:与劳动力不同的是,劳动力需要用劳动生产资本,资本家不同,资本家可以通过资本赚取资本。









资本和资本家的规律:

5.1、再生产

资本1—商品1—资本2—商品2………资本n—商品n…….







5.2、复利

如果资本n-资本(n-1)>0,则形成复利,就是常说的“滚雪球”,越滚越大。



同一个生产周期内:

其中资本n=生产资本+劳动资本

资本n-1=生产资本+劳动力工资



则资本n-资本(n-1)=劳动资本-劳动力工资>0,就说工人拿的工资比他实际劳动产生的价值少.这个不平等关系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结果,资本家占据所有权,工人只有使用权。



5.3、剥削程度=(劳动资本-劳动力工资)/劳动资本



5.4、资本0的产生

原始资本的积累,主要依赖暴力活动,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5.5、单位周期利率v

(劳动资本-劳动力工资)/资本n-1





5.6、单位周期盈利

资本n-1×利率v=劳动资本-劳动力工资





5.7、提高单位周期盈利V的方法

A、提高劳动资本

劳动资本正比于

商品价格(价值×使用价值)-生产资本,所以提高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减少生产成本是提高盈利的根本方法。



减少工人工资



所以,提高单位周期产品盈利的4点

提高商品价值

提高商品使用价值

减少生产成本

减少工人成本





5.8、提高单位时间内盈利能力的方法



单位周期盈利V×周期数量

调高周期数量的方法:缩短产品周期



综合起来,最终盈利水平取决于5要素:

1、提高商品价值

2、提高商品使用价值

减少生产成本

减少工人成本

缩短产品周期





这5个要素综合决定产品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程度。





资本生产中的生产关系

自然法则: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资本是资本生产关系中的最高权力。

资本家其他类别:商业资本家、信贷资本家、土地资本家、税收资本家。

献花(0)
+1
(本文系思哲大本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