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病例超过100万,其中45%发生在中国。由于我国仍然是“乙肝大国”,我国80%以上的肝癌均经历了“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肝癌的恶性程度极高,症状出现后一般仅存活4-6个月,所以肝癌又被称为“癌中之王”。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之间呈正相关,全世界80%的肝癌患者有持续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整合导致癌变发生。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与人体染色体整合,这是癌变的启动因素。整合后的肝细胞易于受到一系列的刺激,包括各种细胞促进因子和各种生长因子,肝细胞在这些刺激的共同作用下出现转化而导致肝癌。另外,某些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能在各种刺激作用下发生突变,均可促进癌变的发生。 得乙肝后患肝癌的概率 常有人称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病三部曲”。的确,乙肝、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约10%的病毒性肝炎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50%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80%的肝癌患者同时有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人群的40倍。 大约70%的肝癌发生于肝硬化的肝脏中。肝硬化患者的尸检研究表明,其肝癌的发病率为12%~25%,但不是所有肝硬化类型均有着相同的患肝癌的危险性。有研究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中肝癌的发病率高达40%以上。 肝硬化是怎么发展成肝癌的? 肝硬化癌变的机制目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肝硬化本身就是一种癌前疾病,在没有其他因素情况下,慢性炎症性肝细胞持续性或间断性坏死继而再生性增殖,这一过程可能会启动调节性增殖向无限性增殖,从增生、间变导致癌的形成,而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第二种解释是,在肝细胞增生的过程中,可出现局灶性腺瘤样增生,肝硬化时肝细胞快速的转换率,使得这些细胞对环境的致癌因子更加敏感,即致癌因子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在损伤修复之前,发生DNA复制,从而产生永久改变的异常细胞。 避免“乙肝三部曲”应注意什么? 定期复查 乙肝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定期复查转氨酶,每半年做一次甲胎球蛋白,在正规医院每半年检查一次B超。肝功能正常不能代替肿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言外之意早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是可完全正常的。 遵医嘱服药 乙肝患者尤其是在抗病毒治疗用药时,会根据病情及相关的症状体征针对性用药,在服药期间的时间与剂量应严格掌控,不可擅自停服或漏服,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弹。 合理饮食 乙肝不但要积极治疗,同时还要注意生活饮食调养,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患者保肝护肝,辅助治疗早日实现康复。合理的营养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戒除不良嗜好 乙肝患者对于酒精和香烟是一定要说“不”的,乙肝患者自身肝脏已有病变,加上饮酒和吸烟可谓是雪上加霜,能够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以至肝癌方向演化。 作息时间 肝病患者一定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太过疲劳,尽量的少熬夜,有规律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调节 乙肝患者要保持心态的乐观,因为要是每天都消极应对的话,不仅对健康没有好处,自己在这么郁闷的环境下也会更加的沮丧。 慢病管理--乙肝的“制动器” 有观察研究证明,通过对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慢性病档案,实施慢病管理,定期上门或电话随访等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生活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这份观察研究表明,在实施慢病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总体提高了4%,生活方式评分总体提高了3%。而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年发生率分别下降了0.37%和0.21%。 一个专业的医护团队会从遵医嘱复查、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心理辅导这几个方面对患者全面负责,为患者施行慢病管理,省去了患者很多时间和精力,并且督促患者、励患者进行系统的病程管理,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为肝病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原创:菊梅肝病医生集团 菊梅医生集团,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首家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并进行工商注册的肝病专科医生组织。集团由原解放军第302医院陈菊梅、张玲霞、张鸿飞、王慧芬、李筠等8位肝病知名教授共同发起,汇聚三甲医院副高以上肝病专家百余名,致力于连接国内外肝科优势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专业化、规范化和智慧化经营战略,推动中国肝病防治事业发展。2018年获微医集团战略投资,共同打造肝病垂直领域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供应生态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