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 法国人文摄影大师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 1912-1994),是20世纪40至60年代“法国人道关怀摄影”巅峰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与美国人道关怀摄影(尤其族群的社会性议题)和马格南摄影社的人道关怀摄影(全人类议题为主)不同,“法国人道关怀摄影”以维护法国人文与文化为本,在摄影史上自成一家:二战后,“法国人道关怀摄影”从广义的“人道关怀摄影”中抽离,以法国本位主义而与「马格南摄影社」有所区别,彰显法国人不为战事所影响的尊贵气质与文化传承。 作为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齐名的法国传奇摄影大师,罗伯特·杜瓦诺的作品不同于布列松云游四海拍摄的严肃影像,他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作品风格也更加轻松、诙谐而温情。杜瓦诺一生穿梭在巴黎街头,为世人留下了包括传奇之作《市政厅前之吻》在内的超过40万张珍贵的巴黎影像,甚至被称为“巴黎的眼睛”。 kiss by the hotel de ville, 195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事实上,杜瓦诺的人像作品也不容错过。在蒙帕纳斯艺术家云集的黄金年代,罗伯特·杜瓦诺自1937年开始就获得了访问在巴黎工作的艺术家们这一非常好的机会。他不仅开始进入巴黎文艺鼎盛的咖啡馆,拍下萨特、西蒙娜·波伏娃、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等人流连其间的一幕幕,还造访了毕加索、费尔南·莱热、科莱特、让·丁格利、罗贝尔·卡皮亚等艺术家的工作室,用镜头捕捉了他们居家、室外或在工作室内各种各样的私人时刻。 Self-Portrait, 1954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1952年,杜瓦诺来到毕加索位于法国南部的家,拍摄了一系列毕加索的居家照片,其中《毕加索的面包手》成为经典。 The breads of Picasso, Vallauris, 1952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而当时拍摄的那张毕加索双手贴住窗户的照片则登上了《生活》杂志的封面。 「LIFE:看见生活」经典摄影展 正在 Modern Eye 热展当中 1954年,杜瓦诺在莱热工作室置莱热于交迭的画作间,在指针性的人与符号的图案间,几乎看不到艺术家本人的存在。 Fernand Léger in his works, Gif on Yvette, 1954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而1959年,杜瓦诺拍下了让·丁格利被自己的烟雾作品罩住脸的瞬间。 Tinguely, 1959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还有更多当时在巴黎的艺术家们都在杜瓦诺的镜头里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创意兼具超现实主义与剧场型态。这些黑白照片记录了那一个时代的情怀,也见证了这些艺术家们创作出杰出艺术品的过程。 Maurice Utrillo at Vesinet, 1946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Foujita at the Royal Palace, 195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Savignac chess, 195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Dubuffet at the pallet, rue de Rennes, 1951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Gaston Chaissac in St. Florence the goose, 1952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Bernard Buffet, Paris, 1953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Georges Braque in Varengeville, 1953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Caesar with a welder's mask, Villetaneuse, 1955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Alberto Giacometti in his studio, 1957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 Jean Fautrier in Châtenay Malabry, 1960 © Atelier Robert Doisneau 2008年,Flammarion集结杜瓦诺当时拍摄的艺术家们的肖像照片,出版了Portraits of the Artists(《艺术家肖像》)。这本摄影集包含了以往从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也分享了杜瓦诺对这些艺术家作品和生活的个人看法。书中的人像摄影作品包括了很多当时最为知名的艺术家—毕加索、大卫·霍克尼、贾斯培·琼斯、索尔·斯坦伯格、马塞尔·杜尚、勒·柯布西耶、藤田嗣治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彼时籍籍无名,等待着日后被发现的艺术家。 ![]() Doisneau: Portraits Of The Artists by Robert Doisneau 185pages, 24.9 × 32 cm Flammarion, 2008 而在国内,肖全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这个赞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这一代》这本出版于1996年的大型摄影集,它囊括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艺术界风云一时的知名人物,包括张艺谋、陈凯歌、姜文、何训田、谭盾、北岛、王安忆、史铁生、陈村以及崔健等等。 ![]() 我们这一代 摄影:肖全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肖全历经十余年才拍摄完成《我们这一代》。这些年里,他遍访散落在中国各地的艺术家、文学家,怀着对同代人命运的关怀,怀着对人本身的同情和热爱,像一道和煦的阳光轻柔地穿过这一代人的生活,用他手中的相机为每一位被访者投射下一幅温存的造像。 ![]() 肖全对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以及他与这一代人广泛密切的交往,也使得他的照片集超越了个人行为的层次,而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影像工程。肖全,用他的温情和执着,见证了这一代人的生存,折射出了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彷徨与坚持,而在这一切之上,是对生命的永恒关怀。 ![]() 姜文 肖全 摄 ![]() 易知难 肖全 摄 ![]() 窦唯 肖全 摄 ![]() 三毛 肖全 摄 ![]() 张艺谋 肖全 摄 ![]() 崔健 肖全 摄 ![]() 陈凯歌 肖全 摄 ![]() 巩俐 肖全 摄 ![]() 余华 肖全 摄 ![]() 唐朝乐队 肖全 摄 Portraits of the Artists(《艺术家肖像》)和《我们这一代:历史的语境与肖像》,仿佛是两位摄影师为法国与中国特定时代里的艺术家们分别进行的一次影像建档,这或许就是肖像摄影有别于其他类型摄影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所在吧! 肖像摄影几乎与摄影术同时诞生,是人们最司空见惯的摄影形式。在科技和摄影产业的发展洪流当中,肖像摄影虽一直保持着它在摄影届的价值和地位,却免不了由于表面形式的单一而一度在普通大众中被相对冷落。而如今媒介时代已经正式来临,当照相机不再是稀有之物,人人皆可拍摄以自娱时,人们反而又回到了对传统工艺的探索而非照片效果的追求,而肖像摄影作为最传统的拍摄方式也重新被越来越多地推崇。不过分执着于视觉冲击力,而是更多成为精神化身的肖像摄影也确实拥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特质。 Modern Eye 即将推出定制肖像摄影服务 更多细节敬请期待 探索更多好玩的肖像摄影, 你可以在ZiWU誌屋找到: ![]() ![]() 了解更多罗伯特·杜瓦诺, 你可以在ZiWU誌屋找到: ![]() 文中所有书籍可在誌屋内选购 「誌屋官方微店」线上同步销售 点击下图,即可订阅《周末画报》 ![]() |
|
来自: 海滩居士(xyg6...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