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人名字多数人会念错,一首相思词悦耳如音乐,写尽世间相思哀愁

 文化点心铺 2019-06-22

名字,作为一个人特有的标志,是社会认识我们的第一张名片,会跟随我们一生。因此,名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因此,古人在取名字时总是会有很多讲究,不仅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号,寓意深远。

然而,无论有多收寓意,多数人的名字都比较好认好记。比如在宋代,很多词人的名字都是两个字,像晏殊苏轼,张先,柳永,秦观,贺铸等等,更多的就是三个字,像晏几道,王安石,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全都如雷贯耳,声名显赫。但也有些词人,虽说名字不好记,但仅凭一两首词作也在宋词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这要和大家分享一首宋词《长相思 雨》,这首词悦耳动听如音乐,写尽世间相思与哀愁,但是诗人的名字很多人都会念错,他叫万俟咏。“万俟”读作mò qí ,是个复姓。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错读成‘万爱咏’。词人平生留下了十几首词作,但佳作不多,这首相思词就是他最为人称道的名作。词作善用叠字,如音乐般悦而,写尽世间相思与哀愁。

长相思 万俟咏 (宋)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这首《长相思 雨》弥漫着浓浓的愁绪,其中多用叠字或一个词重复出现,读来极富有音乐的美感,仿佛那丝丝缕缕的愁绪就是随着我们读词的声音从心底流出来,又从听者的耳朵里钻进心里,动人极了。词可歌,可见确实如此

古人作诗填词,尤其是创作格律诗非常忌讳重复用字,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点非常严格。但是重复与重叠是不一样的。重叠是一种诗词创作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果使用地好就能达到增强诗词音乐美感的目的,就如这首《长相思 雨》。

词的大意是说:一声声,一更更的雨声,凄凄凉凉,仿佛人心中的愁绪一般,永远没有尽头。全词无一处提及“雨”字,却处处是雨。作者将雨声与听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无痕迹,显示出高超的运笔功力。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的雨声断断续续。从不曾真正的停止过,一滴落在屋檐上,沿着屋外成股的流下,如潺潺的溪水,一滴落在碧绿的芭蕉叶上,像小锤敲着鼓面,一滴落在词人的心中,无声无息却透心的冰凉。

词作上阕首句“一声声,一更更”连用两个叠字来形容羽生。这雨声断断续续,既有视觉上的形象感,又有声音上的贴切感。雨声为何会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词人深夜相思,难以入睡。于是,就有了“窗外芭蕉窗里灯”。听雨之人点一盏孤灯,隔窗昕雨。而“雨打芭蕉”又说明雨声很响亮,芭蕉夜雨,更添愁绪。

此时无限情”则直接写出词人的心情。在直接言情之外,词人又用了“无限”来限定“情”字,便使这种看似直白的话语又显得朦胧模糊了。在“直”与“曲”之间,情意无限,心事无边。读者不禁会想: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心事使词人长夜失眠寂寞听雨。

紧接着,下阕首句“梦难成,恨难平”将愁绪推进一层,两个“难”字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词作的音乐美感,也更加突出了词人的愁苦心情。因为愁苦而难以入睡,所以梦难成,最后连暂时逃避到梦中都是一种奢望。愁苦之情逐层推进,到最后就只能“恨难平”了。

但是雨不管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听”,只管“空阶滴到明”。词人因相思而愁苦无比,可是窗外的雨却不顾词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荡荡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其实,雨有何罪?不过是词人自己心情愁苦无处抒怀罢了。

另外,这也说明词人一夜未睡,如此才有了“空阶滴到明”。词人夜不成眠,只好起身点起一盏孤灯,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肆意滴落,把词人的愁苦也打湿了,加深了。词人辗转无眠不能入梦,一晚上耳边都是滴答滴答的雨声,心绪就越发凌乱了。

于是,他就只能责怪雨声无情了。可是,这无情的雨哪里会管人爱不爱听,自顾自地下着拍打着台阶,一直到天亮才罢休。雨声,愁绪,相思,这种种意像的巧妙叠加,如诗如歌,如泣如诉,不知道要惹得多少读词之人起相思生愁苦?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