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斋随笔】一枝一叶总关情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6-22

文 | 江徐 

古代清雅文士,无不偏爱竹君子。

东晋王子猷所到一处,就要命人种竹,他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北宋苏东坡与竹亲近,写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大观园里的林黛玉,择潇湘馆而居,竹影深翠,苔痕浓淡,十分清雅。

若说与竹之情缘最为绵长深厚,当属郑板桥。

一辈子栽竹、赏竹、画竹、写竹、听竹、思竹,正如他对自己的定位: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郑板桥活到73岁,一生坎坷。有史学家说他,人生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为竹写影传神,所以,他笔下的竹精简秀劲,神韵兼佳,别具一格。

能将竹画得如此出神入化,诀窍为何?

有一年,郑板桥出门在外,弟弟写信向他请教画竹的方法,还希望画上一张,以供临摹。他回信坦言,自己画竹,不过信笔而作,并无师承。然后,他又耐心细致地讲述历朝历代画竹突出的人物,以及他们各自的方法。他总结出一点:“是惟意在笔先,始能笔超法外,诚为画墨竹之圣手。

关于画竹,郑板桥写过这样一首诗:

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多观察、多动笔、多思考,在实践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风格形成后再突破瓶颈,便能臻至炉火纯青、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这是郑板桥提供的思路。细思默想一番,不止绘画,如此,包括写作,或者其他艺术创作的方法,都可一通百通。

眼前无竹而胸有成竹,是画好世间一切竹的秘诀

乾隆九年左右,五十来岁的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职,同时老来得子,是他人生中最舒心的一段时日。

他写了一封信给弟弟,讨论在老家买房子的事情。他认为,弟弟买下的住所虽然严实坚固,但是天井太小,按照他性情,不宜人居,然后在信中描绘出他心目中理想居所的蓝图:

于荒郊野外那半堤衰柳、断桥流水、破屋丛花之地,买上一片地,盖一土墙院子,院内多栽竹树花草,用碎砖铺一条弯曲小路。茅屋两间,一间用来招待客人,一间作为书房,与志同道合者在此论文作画喝酒聊天。后面是家人与仆人的房间。

对于院外所见自然的构想,最为诗意,也是当下城市中久违的风景:“清晨日出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家中宴客,墙外人亦望见灯火。”

如此生活,就像板桥先生笔下的竹,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微风过处,窗外竹子婆娑,珊珊可爱。正如他诗作:

举世爱栽花,

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

洒然照新绿。

这是郑板桥对晚年生活的构想。

有些理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说遗憾,也是幸福。

后来,从范县调任潍县。

这里灾荒连年,民不聊生,郑板桥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官到闲时更读书”。在潍县任职八年,他带领当地百姓修城筑池、大兴工役,还开仓赈济灾民,深厚民众爱戴。

在此期间,他画过一幅墨竹,送给一位同年中榜的朋友,并在画上题诗一首: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文人墨客当中,关于听竹的诗词不在少数。“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在这里,苏轼笔下的女子听竹,听到的是自己对情人的悠悠思念。“西窗下,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秦观听竹,听的是自己对对故友的期待之情。

到了郑板桥笔下,萧萧竹音,却成了民间疾苦声。百姓的每一件事,就像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他的忧思。

灾荒不断,后来有一次,为民请赈不成,他便愤然辞官。

有道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郑板桥却是:当官不能为民做主,宁可回家随心画竹。

辞官后的郑板桥回到老家,来往于扬州、兴化之间,卖画为生。

很多人认为,能将爱好与工作相结合,通过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赚钱,是人生大幸。却不知,这样做,说不定也坏了情绪,毁了爱好。

郑板桥自从靠卖花谋生后,终日作画,时感沉闷,如果索画过多,不得休息,他就想开口骂人。这其中,自有脾气使然的直率,也有为稻粱谋的无奈,更有对竹之君子的痴迷。

世路崎岖,行至古稀之年,郑板桥不变的是对竹子的痴迷。他画了一幅《竹石图》,画纸上,巨石一块,瘦竹数竿,顶天立地,似乎想超脱画纸的局限。为此,他同样题诗:

七十老人画竹石,

石更凌嶒竹更直。

乃知此老笔非凡,

挺挺千寻之壁立。

画里,诗里,有他灵魂的影子。

诗言志,歌咏言。郑板桥一生借丹青画竹、以诗文写竹,所画所写,何尝不是他的真心?高风亮节、顶天立地、清华其外泊其中,任何时候都有一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屈。

诗如其人,画如其神,二百年前郑板桥是也!

(备注:本文获得作者授权发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字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