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六岁之前,支持孩子“自私”的父母,实际上有真正的大智慧

 悟水 2019-06-22

孩子六岁之前,支持孩子“自私”的父母,实际上有真正的大智慧

可是贝贝的父母却于众不同。这天,阳光明媚,他们带着贝贝来公园里玩。到公园之后,贝贝一直坐在长椅上摆弄她心爱的玩具,正巧她的同班同学笑笑也来公园了,笑笑一看到贝贝,便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两人相见甚欢。笑笑看到贝贝手里的玩具,便央求贝贝给她玩一会儿,可贝贝正玩的兴起,心想自己的新玩具自己也才只玩了一会,她一点儿也不想给笑笑,又自顾自地玩了起来,可笑笑不愿意放弃,一直坐在贝贝旁边央求。这时贝贝的父母走了过来,笑着摸摸笑笑的头,告诉笑笑先让贝贝玩一会,一会再给她

其实贝贝父母的做法是值得效仿的。如果父母一味的强迫孩子分享,会慢慢的减弱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让他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毫无原则的退让,总是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就会成为我们口中的“老好人”。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强迫孩子分享具体有哪些坏处?

1、影响孩子的决策能力,容易让孩子没主见

父母强迫孩子分享,其实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这并不是孩子从心里所下的决定。如果每次分享或不分享都由父母做决定,那么孩子在遇到小伙伴的分享请求时就会不知道该如何决定,分享玩具自己又舍不得,不分享又会显得自己不懂事,所以孩子干脆不做决策,只是等待父母告诉他该怎么做。

其实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时候理所当然的认为“我拿到的就是我的”,到后来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交经验的积累才渐渐有了分享的意识。所以面对不愿分享的孩子,父母不要着急。

2、影响孩子成长过程中物权观和自信心的建立

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建立在明确自身物权的基础上的,孩子只有先明白物权的概念,才会慢慢懂得与人分享。如果孩子在树立了真正的物权观之后,自己做出分享的决定,交到朋友或是得到大人的夸奖,那么孩子就会获得成就感,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加强。

但如果被大人强迫着分享,孩子不一定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是委屈的,但迫于父母的压力,孩子又不敢自信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长此以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容易失去自己的原则。

孩子六岁之前,支持孩子“自私”的父母,实际上有真正的大智慧

3、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做事容易先看他人的脸色

如果孩子长期的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做出违心的分享,那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凡事都看别人眼色,做事总要考虑别人想法,内心常常焦虑不安的状态,在生活工作中,对他人不合理的要求也不敢提出抗议,渐渐的容易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4、影响孩子的社交,性格容易变得内向

孩子若是一直被父母强迫着分享,便会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捍卫自己的物权。在学校里,如果发生同学霸占自己的物品,抢夺自己的玩具这类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孩子即使心里委屈也不愿和家长说,因为怕家长说自己不大方,便一直隐忍,时间久了,如果孩子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内向和沉默。

可见,在孩子6岁前,父母如果不强迫孩子分享,并且可以用正确的方法支持孩子适当的“自私”,这样孩子长大后会更有主见,性格也会越来越好。

虽然父母可以不强迫孩子分享,但是需要鼓励孩子去分享。

1、玩具是孩子自己的物品,孩子有自己的决定权

鼓励孩子分享之前,父母要明白分享的前提是自愿和快乐的,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而损害孩子的快乐。玩具是孩子自己的物品,孩子有权决定是否给他人分享。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只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而擅自将孩子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或替孩子做分享的决定。

孩子六岁之前,支持孩子“自私”的父母,实际上有真正的大智慧

2、引导孩子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