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瓒元曲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赏析

 昵称32901809 2019-06-23

人月圆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倪瓒元曲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赏析

译文:莫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往事,当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悲鸣之处,东风吹拂绿草,夕阳中野花绽放。无限惆怅的仰天长叹,青山依旧而故国已非,只剩下遍地的乔木和青苔。那曾经照耀前朝的明月,皎洁银白轻盈素淡,从哪里飞来?

倪瓒:字泰宇,号云林子,元末明初人,画家,诗人,江苏无锡人。

注释:前朝,此处指的是元朝。越王台,春秋时为越王勾践所建,为当时驻兵处。

倪瓒元曲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赏析

赏析:作者首句就直接点出怀念故国的正题,倪瓒出生于元代中叶,经历了元明两代交替时期的战乱,明初尚在世,而国家动荡,国破家亡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也最能引起人们的关心,使人不禁油然而生出同情之心,“莫问”是对发问者的告诫,为避免伤心,再不愿提起故国之事,看来作者是要忘却以往,求得解脱了。

而“重上越王台”的目的就是要转移注意力,从怀念故国之痛中解脱出来,然而眼前的历史遗迹,又怎能使他的心绪平静下来呢?越王勾践虽有会稽之耻,但最终还能报仇雪恨,恢复国家,自己的国在哪里,家在哪里,恢复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倪瓒元曲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赏析

“鹧鸪啼处”三句是作者对登台所见的景物描写,其中“东风”、“草绿”、“花开”,点出了时令是春天,“残照”暗示时间是黄昏,眼前的景色原本是充满生机的,而作者却并未由此产生愉悦的情绪,相反都蒙上了一层清冷和感伤,并分别用“残照”暗示黑夜降临,良辰美景还有几时,而鹧鸪鸟的叫声本身就是凄切的,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些许悲凉的色彩,极易使作者想起故国衰亡,恢复无望的心事,这三句借景抒情非常的巧妙含蓄,并为下面的直抒胸臆蓄足了气势。

倪瓒元曲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赏析

“怅然孤啸”三句作者发出了痛心切肤的悲叹,昔日的青山,故国,而今长满了乔木,苍苔,世事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过去,尽管对故国日夜追忆,苦苦思恋,必经已无可挽回,除了“怅然孤啸”,空自倾吐胸中的无限感慨又能做什么呢?

倪瓒元曲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赏析

最后三句,作者从“当时”、“依依”、“素影”等充满感情色彩的字眼中表达了对于故国真挚的爱恋与无限深情,尤其是最后一问“何处飞来”四字,问得出人意料,又似乎合情合理,月升月落自古如此,那有人问月来自何处?但在作者眼里,当时明月尚在,为何故国却无处可寻呢?这深情的一问,或许是要通过月亮向故国传达他那一颗拳拳之心,又或许是要到明月升起的地方去寻找那失去的故国吧。

倪瓒元曲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赏析

同时,“何处飞来”四字还表现了作者见到“当时明月”时又惊又喜的复杂心情,毫无疑问,作者的发问是不会得到回答的,他凝望明月久久期待,那思绪必将随着月光飘得更远,更远。

全曲始终贯穿着作者深沉浓厚的感情,从欲忘前朝事到睹物伤情,到痛苦悲叹,再到无限怀念,作者的心理活动轨迹都表现的十分清晰,感情真挚自然,表达如行云流水,令人久久回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