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小小的黄花梨笔筒,拍出百万天价,除了材质年代也很关键

 zzm1008图书馆 2019-06-23
 
雅玩收藏
原创
前天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笔筒作为普通人书房经常见到的用具,在拍卖市场上却能价值百万。世界上最贵的笔筒为一款玉山房明末清初黄花梨葵花式笔筒,该笔筒被拍出1875000元的港币,折合人民币大概165万,称之为天价也不为过。
黄花梨笔筒

为何一个小小的笔筒能拍出如此高价,黄花梨的材质无可厚非,黄花梨是比较珍贵的木材,纹理优美、木质坚硬,加上黄花梨生长周期缓慢,同铁力木、鸡翅木、紫檀木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木。如今黄花梨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出现新的黄花梨工艺制品,一些老旧的黄花梨产品自然也就价值连城。
明黄花梨笔筒

一些大的黄花梨家具普通人买不起,而且不好收藏,相对小巧的文玩,比如黄花梨笔筒反倒成为当下众多藏家的最爱。笔筒作为文房重要用具之一,其出现的时间已经很难考究,虽然根据文献记载三国便已经出现笔筒,但流传下来的笔筒主要为明朝中后期的产物。
明代黄花梨笔筒

黄花梨在笔筒材质中属于上品,如果藏家手里的黄花梨笔筒为明朝的产物,其价值自然无法估量。那么如何判断黄花梨笔筒的年代呢?著名国学大师、文玩鉴赏家马未都先生对于明朝黄花梨笔筒的特点做出以下总结。
矮胖的黄花梨笔筒


矮胖


意思是明代的黄花梨笔筒直径大于高度,不能说绝对,也能占到99%,虽然肉眼看上去不是特别明显,但通常明代黄花梨笔筒的直径要比高度多出2.7厘米。
矮胖的黄花梨笔筒
摘下活脐的明代黄花梨笔筒

活脐


如果在文玩市场上有人叫卖明朝的黄花梨笔筒,先不管材质的真伪,看笔筒的底部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笔筒的底部是实心的,绝对是伪造的。明代的黄花梨笔筒的底是空心的,只是在里面装了一个活脐,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摘下活脐的明代黄花梨笔筒
中间突出部分为活脐,可以取出

素面


通常明朝的黄花梨笔筒没有纹饰雕刻,因为黄花梨本身的纹理便极具观赏性,如果加上人为雕刻,很容易破坏其原有的质感。
明黄花梨笔筒-素面


鬼脸


黄花梨笔筒上的鬼脸指的是树疖,树的主干会有很多分支,而树疖指的是人为切下枝杈在主干上形成的圈痕。别的木材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圈痕可能会消失,而黄花梨上的圈痕会和原油的木质结构融为一体,制成笔筒后这种类似“鬼脸”独具美感,受到广大藏家的推崇。
笔筒上的“鬼脸”

就算不考虑年代问题,普通的黄花梨笔筒通常也能卖到二三十万,如果是古物件,留存下来的本来就少,难怪会有众多藏家愿意为了小小的笔筒挥金如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