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下旬大豆食心虫将要蛀荚为害,抓住时机用药2次即可消灭它

 农艺天地6971 2020-08-22

近年来,随着国家倾斜大豆种植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村种植大豆户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各地相继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长势茂盛。但是,大豆食心虫即将孵化幼虫,随后就将蛀入豆荚实施为害。一般年份虫食率10-20%,严重年份达30-40%,甚至高达70-80%。面对来势凶凶的大豆食心虫,广大豆农一定要提高警惕,有效面对,及时防治,降低虫口率。今天,就将大豆食心虫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习性以及科学的防控技术这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下,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8月下旬大豆食心虫将要蛀荚为害,抓住时机用药2次即可消灭它

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特点

大豆食心虫又叫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等地。大豆食心虫食性单一,只危害大豆、野生大豆等。以幼虫钻蛀到豆荚内为害豆荚和豆粒,将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形成虫孔、破瓣,严重时整个豆粒被吃光,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

大豆食心虫发生习性

大豆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移至土表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入荚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豆成熟,老熟幼虫脱荚入土结茧越冬。幼虫越冬后,随温度升高常咬破土茧向上移动,移至适宜位置重作新茧潜伏。羽化后,成虫从越冬场所飞往豆田,但它飞翔力弱,多潜伏在大豆株间的叶背、茎秆和豆荚上,下午开始活动,黄昏活动最盛,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主要产于豆荚上。大豆食心虫的蛹期约12天,卵期6-7天,幼虫入荚危害期20-30天。

8月下旬大豆食心虫将要蛀荚为害,抓住时机用药2次即可消灭它

大豆食心虫形态特征

大豆食心虫有4种形态,即成虫、卵、幼虫、蛹。我重点介绍成虫和幼虫。

1、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对黑光灯的趋性最强。成虫上午潜伏不动,多在豆株下部的豆叶上栖息。下午开始在豆株上部飞翔并进行交尾。成虫交尾后,第2天即可产卵,多产于嫩绿的豆荚上,少数产在叶柄、侧枝或主茎上。

2、幼虫:孵化的幼虫在豆荚上爬行,多在豆荚侧面靠近边缘的合缝附近吐丝结网。幼虫咬食荚皮,蛀荚为害。幼虫在豆荚内为害20~30天后老熟,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陆续脱荚入土越冬,盛期在9月下旬。

大豆食心虫防治方法

1、选种和轮作:选用抗或耐大豆食心虫的品种,选用豆荚毛少、早熟的大豆品种;实行合理轮作,秋季及时耕翻土地,减少越冬虫源。

2、加强中耕降低虫源:在大豆食心虫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期增加中耕次数,以降低羽化率。

3、抓住时机有效防治:当8月上中旬在成虫初盛期,田间下午出现飞舞蛾团时,是防治成虫的最佳时期;成虫盛发期后5-6天,就是防治幼虫的适期。可喷洒药剂防治,可用4.5%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田间喷雾。也可用苏云金杆菌1000倍液、或1%苦参碱·印楝素1000倍液加99%矿物油用水稀释150-200倍液喷雾。施药时间以上午为宜,重点喷洒大豆植株的荚部。7天喷洒1遍药,防治2次就可以控制成虫和幼虫。

农民防治大豆食心虫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治措施并不难,首要的是注意田间观察,找准防治时机用药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