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字不是在报纸上写的,而是在废弃的书刊上写的。书刊用纸与报纸相比吸水性更差,与宣纸相比就更没法比了。区别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纸张的性能决定的;一个是书写时候的状态决定的。 纸张性能书法用纸一般都是生宣,或者有用半生半熟的宣纸,写小楷一般是熟宣。用宣纸书写的作品,墨迹线条的边缘因为洇水会比较润,但是有些地方的用笔也因为宣纸吸水性强,容易出现飞白用笔。 而在废弃书刊上的写字,因为洇水性低,所以笔锋边缘就会比较锐利、清晰,一些牵丝非常明显。也比较不容易出现飞白书,墨色看起来更加浓重。 书写时候的状态在这种废弃纸张上书写的时候,是书家很放松的一种自然书写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书写,比正式创作作品时更加放松,因此也更有另外一种逸趣,这种自然书写状态,才真的能反映一个书家的水平。 历代那些名家流传下来的各种书帖,基本上都是草稿或者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信札,都是一种日常自然书写的状态,因此更能显示书家的性情、学识、修养。苏轼所说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启功先生因为自己也经常收集一些古代法帖的拓本,他会把这些拓本汇聚成册,自己常用废弃书刊来“包书皮”,这“瘗鹤铭”几个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喜欢启功先生的这些手稿、信札作品,而很多其他书法家刻意创作的一些作品,看起来也不错,但总是多了很多有意而为的刻意成份,缺少了一种自然意趣。 |
|
来自: yujiang301 >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