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黄帝曰:何谓五逆? 歧伯曰: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膕1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2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乃后下衃3,血衃笃重,是谓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 【译文】黄帝说:什么叫做五种逆法? 歧伯说:热病经脉安静者,汗出后脉盛而躁,这是第一种逆法。病飧泄者,脉洪大,是第二种逆法。肌体麻木不转移,肌肉破溃者,身热,脉偏绝,是第三种逆法。脱水而又脱形,身热者,面色恍白,而后有凝血出,凝血多重,是第四种逆法。寒热使形体脱形者,脉坚而搏,是第五种逆法。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五种逆法的表现,热病脉安静者,阳病现阴脉也。汗出脉盛躁者,阳热之邪不从汗解,阴液去而邪反盛也。病飧泄者,脉宜沉溺,反洪大者,阴泄于下,阳盛于上,阴阳上下相离也。著痹不移,肌肉破溃身热者,湿邪侵内,久而化热。脉偏绝者,脾胃之气败也。淫者,酷疟之邪使脱水而又脱形。夫心主血而血脉荣于色,色夭然白,而后有凝血者,形气消于外,血液脱于肉,血气外内之脱离也。寒热夺形,脉坚搏者,寒热之邪盛,而真气伤也。此为五种逆法,皆不可以针刺也。 本篇《五禁》,主要论述的是五种禁止针刺的方法。作者首先说明有五禁五夺五过五逆的问题,然后讲述了九种针刺的适宜,及针刺的五种禁忌,最后论述了五种逆法的表现,使后学者能全面了解针刺的适宜和禁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