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反裤衩阵地&江旭 去年韩剧《世上最美丽的离别》很是刷过一阵屏,人们纷纷感到被催泪,感叹女性的伟大、要善待家人云云…… 但对家庭主妇来说,这剧简直像是最残酷的诅咒,看完不寒而栗——整个一生都在殚精竭虑地、精打细算地照顾家人,却被家人漠视与忽略不计,什么事什么人都比她重要,反转要到她快死的那一刻才来,家人为她愧疚落泪,想尽办法令她开心,这些催人泪下的温情,对于被伤害的那个人来说,都特么显得如此廉价:谁尼玛想要伟大? 女人想要回归家庭,难道不是被最初那个梦想蛊惑么?每个女人可能都暗戳戳地向往过,中意的男人豪气跟自己说:这辈子我养你!从此不用出门看别人脸色,在家想做什么做什么,过着悠闲安逸的生活,养着可爱的孩子,一家人温馨到老。 职场妈妈们又有几个没有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羡慕过全职妈妈呢?当小孩哭着抱大腿求妈妈别去上班,当出差在异地只能视频联线看生病的小孩蔫蔫儿地哭着一遍遍喊,当忙得只能深夜回家看到孩子熟睡的脸,是不是羡慕别人家的小孩可以拥有全职妈妈完整又充裕的陪伴? 主妇又是这么一个在主流舆论中毫无声音的群体,需要的时候被吹嘘成女性理想生活模板,喊女性都回家生娃;看不上的时候又被时髦青年攻击知识结构过时、依附男人、毫无谋生能力。 影视剧里的家庭主妇,要么是默默奉献一生的金仁熙,要么是手撕小三的彪悍原配,最常出现的形象是无所事事、势利眼的富太太,专门拆散有情人。假使竟然是女主,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也必须要出去假装工作一下才能演完全剧,否则家庭妇女琐碎又平凡的生活,并没有人想看。 但在与几十位生活在中国不同城市、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的主妇深深浅浅地聊过之后,我的三观被刷新了,这个沉默的、温柔的、庞大的女性人群,根本不像你们每天在媒体上被误读的那样好吗? 主妇并不是那种被妖魔化的单调、呆板、标签化的扁平人生,就像任何一个复杂的人群一样,里面有众生相、有折叠、也藏龙卧虎。 金字塔顶端的主妇们 中国最牛逼合伙人 《傲骨贤妻》 就像什么行业都有成功人士一样,主妇并不都是如履薄冰的,她们中顶尖的那一群,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都十分强大。虽然也各有各的焦虑,但她们不害怕被击溃。 她们有资产,并且对家庭事务和财产有发言权;或者就算没啥钱,但是家庭地位高的这批主妇,那真是个个情商智商在线,多半受过良好教育,就算没有,也完全不是省油的灯。她们自身素质(从脸到脑)过关,一手掌控家庭社交、举办派对、理财增值、子女教育,完全是中国合伙人。 对她们来说,首先男人也不是个个都憋着出轨,人生多艰,中年人真的负重前行,出轨都未必出得动,很多时候只是嘴上撩一撩,一旦要投入起来真刀真枪,大部分家有强势妻的就怂了。其次以她们对资产配置、社会关系、生活大势的理解,以家庭财政、丈夫前途、子女教育对她们的信任和依赖,以她们所能缔造的生活美感和温暖,毋需上什么班,她们已经是当下阶层中生活的强者,失去男人,也真没什么好怕的。 有钱有颜有能力,没有这一个,还有下一个。不敢碰触底限、害怕失去的可能是她们的老公,虽然在外人眼里,他们已经是一表人才的成功男人…… 采访中碰到的几位,跟她们交谈,她们会跟你谈论如何学会在脱离人群之后的独处自洽、怎样去尝试以前工作时没有机会尝试的梦想和兴趣(小型创业、义工与慈善、高端主妇圈层社交领袖…)、怎样重塑人生重心、怎样学习:从金融环境、货币利率、房产项目、资产流转,到儿童教育心理、名校真相……没有学院派的架势,完全是生活体验,却字字珠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连做朋友都只想跟伊在一起一辈子,不要被抛弃。 看似风光的失控主妇 一边吃屎一边享受 《昼颜》里的大中产人妻 她们通常来自富裕家庭,有的小富、有的豪富,看上去完全是普通人羡慕的人生。家务有阿姨,开好车,带着孩子到处去上兴趣班、全世界旅行——平时随便花钱可以,却对家庭财产没什么发言权,舒适度完全取决于老公渣不渣。不渣的、挺享福;渣的,那真是什么屎都得吃下去。 她们通常拥有第一流的颜值、或者曾经拥有,但现在也充满了女性魅力,毕竟知道要坚持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开起玩笑来,足够异性脸红心跳。生活优裕,精研补品、服饰美容、旅行、豪车、奢侈品,生了2~3个孩子(至少一个男孩),物质已经自由到无聊,精神上却已经对一切感到乏味,老公死在外面都无所谓。 至于离婚,好像也不重要(只要不是犯错被抓到把柄),因为离婚也会分不少钱,但是会丢脸、社会地位受影响,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以及,就算分到钱,如果没有可靠的人帮忙打理,最后也可能随着不懂投资、通货膨胀贬值、被骗被胡乱花而跌出阶层。 所以,就算不懂那么多,但她们很能忍,以及非常懂得怎么补偿自己。 为孩子回归家庭的中产主妇 最稳定也最脆弱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 据说中产社会的标志之一,是孩子教育成为家庭的中心。因为赤贫家庭,生存已经不易,孩子教育之类,只能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而富豪们,子女教育再贵,那也是九牛一毛,完全不必伤筋动骨,只有中产阶级,需要竭尽全力,想让孩子未来能够拥有更好的人生。 她们多数不是选择了全职主妇,而是因为家庭与工作无法兼顾(父母无法施予援手、健康失控、职场变故、子女教育需要父母一方全情投入等等)。家里有点儿钱,有阿姨或小时工帮助的普通家庭,大部分收入依赖于老公每月薪水,不能奢侈,也没有余钱做其他事情,陪伴家人孩子虽然辛苦但还甜蜜,生活尚算稳定和舒适。可惜一旦被打破,就很容易阶层滑落。 大部分情况下,她们的生活有很多开心幸福的时刻,能够陪伴孩子每一点成长、与家人的温暖时刻、有时间做很多之前没有精力尝试的爱好…… 然而,她们暗藏的焦虑也同样那么现实,从职场回到家庭容易,但几年后再想从家庭进入职场却难上加难,工作经验作废,甚至曾经的职位越高越难找工作,那种巨大的不安感非常难以克服。 工作时觉得跟客户、同事为了利益虚与委蛇真特么烦,回家了才发现,商业友谊才是最尼玛热忱的友谊好吗?发个朋友圈几百个点赞回复消失了,跟你吃饭见面的来来回回只剩下亲戚和家长群的妈妈们,你虽然还生活在曾经那上千个联系人的朋友圈里,但他们已经对你视而不见了……人们对你毫无所求,你说的话也不再重要,除非他们打算求你老公…… 最可怕的是,要克服的困难这么多,但你家的钱并没有多到能保障你的将来,要是老公失业、重病、变心,届时中年的你、自废武功的你,分不到足够生活、养育子女的财产,可能需要重新去跟本来连跟你打招呼都不够格的小字辈竞争,挣微薄的薪水,惊悚程度超过一切恐怖电影…… 被现实逼回家的普通主妇 身兼多职的免费劳工 《昼颜》里的底层人妻 还有数量最多的普通主妇,她们甚至没有那些浪漫的、爱的借口,就只是,没钱而已。自己的工资可能还抵不过保姆的工资、或者不放心保姆、孩子教育没人管,又不忍心把孩子扔回老家变留守儿童,只能放弃鸡肋一样的工作。 她们没什么钱,还没工作,老公牛逼哄哄自以为顶梁柱,然而挣的钱也只够生活费。一人顶保姆、家教、清洁工多职,家里也没几样固定资产,每个月从老公手里领有限家用,天天累个臭死,委屈暴躁得要发疯,很快熬成黄脸婆,人家还觉得你在家里享福,嫌你没用,这里不行那里不行,没一点看得上。 只要当了主妇,什么人都能过来居高临下地呵斥:“就让你看个孩子还看不好,你还能干啥?”——好像孩子是那种会自动生长、自动干净、自动聪明、自动变饱、从不哭闹,只需要看一眼的神奇生物似的! 是的,我问了很多很多生活在大城市、二三线小城市、甚至小城镇的普通主妇们,逼仄的生活令她们没有机会也没有精力去开拓眼界、提升能力、深入行业,一个月3、5000块生活费,理个屁财? 她们常常跟丈夫、婆家关系紧张,没人把她们当回事儿,满怀委屈、怨愤、自卑:我做了那么多,为什么没人领情?是如此,所有女性论坛里骂老公骂婆婆的都能得到山呼海啸一样的呼应。这些主妇不是完美无缺,但她们真的受到伤害、过得不好、有时还自暴自弃。 那么回到本文一开始,看上去这么美好的事、梦想成真的时刻,中意的那个男人跟你说:“回家吧!我养你!”时,你还有这个自信,能毫不犹豫地答应么? 万千主妇用现实告诉你,回归家庭的幸福感根本不是来自老公虚无的口头示爱,而死穴甚至都不是老公出轨,而是钱。钱代表的,是未来的保障和无法工作而额外需要的安全感。(请不要面对“钱”字发出扭捏的鄙视,仔细想一想,你所谓的“为了孩子”、“照顾家人”、“让生活慢下来”……哪一样不是靠钱堆出来的?) 做主妇的前提就是足够的金钱供给,没有钱,说什么养我啊?就完全特么的是招一个不提供劳保、没有养老金、没有升职机会、没有带薪休假、24小时乘7天超长工时、工作内容没有界限、提供性服务的免费劳工啊! 《我爱我家》第37集《死去活来》 和平女士对全家的诘问道破主妇真相: “什么两口子啊?我还不如保姆,保姆还领工资呢! 我白天给你们家干活儿, 晚上还得陪主人睡觉, 我就是一通房大丫头!” 看看现在中高级小区里的保姆阿姨:月嫂起薪1万不干家务不做全家饭,育儿嫂起薪8000不干家务不做大人饭,普通保姆月薪5000,太忙时还得再给配小时工,要求带薪假、年终13薪、独立保姆间、电器齐全、每年加薪、主人不事儿……做不到?行!分分钟跳槽给你看!家教?一对一上门家教更贵了,外教400一小时,中教200、300一小时——老公,您别养我了!您就把欠我的薪给我就行了! 为了整个家庭能走下去,因为女人天性中那一点对于家庭和温情的向往,因为无法抵挡对于孩子的柔情,没有外援时,女人回归家庭,谁又配说在养她呢?是她们的勇气和自我牺牲,让一个家庭得以度过低谷,慢慢攀升。 而女性自己,当你决定回归家庭时,也请清醒—— 这不是爱情给你的休假,而是一条如果回头、或者走不下去,就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单行道。 跟职场一样,可能会有失业、裁员、行业不景气。需要勇气、付出、成长、经营,风险和收益不一定对等,考验悟性、双商。 开始之前,应与伴侣达成共识:不是什么你养我,而是我在和你分担同样的责任,一样苦累、压力巨大,需要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认同。因此对于家庭产生的所有收益,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力;对于子女、家庭事务,双方拥有同等的话语权;对于双方的父母,应负有同等的责任。 如果一开始对方就是一脸“老子在出钱养你,你就在家享福吧!管那么多干嘛?!”的逼样,请转身离开,切勿抱有幻想。 |
|
来自: 漫步之心情 > 《E娶媳妇★两性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