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来了,继上海之后 北京垃圾分类将立法—— 6月18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表态—— 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 上海已经明文规定 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处以200元罚款 而北京也不会低于这个数 该来的还是来了 上海人民已经在学习和普及“垃圾分类”中 上海已经明确规定 ☟ 而且,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还将对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 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 ■ 对拒不履行垃圾分类义务、拒不落实垃圾分类措施的单位和个人,除依法实施处罚外,违法当事人的信息将纳入公共信用平台,实施信用惩戒。 ■ 对违法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收运及末端处置企业,依法吊销运营资质。 自从最严垃圾分类标准出台后 还没适应的上海人民纷纷表示—— 坚决拥护! 但是一下子不适应, 还是要被垃圾分类逼疯了 我们看看上海人民遇到的 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问题 我们在北京实行之前 是否可以预见问题提前解决呢 让我们所有在北京的人 一起为垃圾分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吧 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把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垃圾分类最难的一步莫过于“干湿分离” 主要是分不清到底哪些是以有机物为主的湿垃圾 ![]() 据网上说龙虾头和龙虾壳竟然分属湿垃圾和干垃圾 龙虾头是湿垃圾,龙虾壳是干垃圾! 然而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回应称 扔个小龙虾并没有那么复杂 因为小龙虾、龙虾壳、龙虾头、 龙虾黄、龙虾肉全部属于湿垃圾 当然也有许多整天吃外卖的肥宅 可能终于迎来了转机: 吃完外卖垃圾分类太复杂了 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少吃点了 不知哪位大神 给出了一份简单粗暴版垃圾分类教程: ![]() 上海居民又开始站在猪的角度思考问题 每天站在垃圾桶前面仔细揣摩: 猪吃这个吗?猪真的不吃这个吗? 那么? 一些居住于上海的网友吐槽 原先每栋居民楼下都有2-4个垃圾桶 突然撤掉之后,有的小区只设置两个投放点 每个点不过4个垃圾桶 和以前相比 扔垃圾不仅要走半天才能到 而且容量也很堪忧 有网友晒出了自家小区的现状 垃圾投放点已经承受不来 好多垃圾随意堆放在桶外 via.@壬顺辰美 尤其是正值夏天 无法及时收纳的垃圾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给居民带来的体验反而适得其反 每个小区规定的投放时间不一样 但基本上是早晚各1-2个小时 且令许多独居的上班族十分尴尬: 在这个复杂的执行过程中 有些环节更是节外生枝 不少上海网友发现,强制落实垃圾分类后 街上的狗屎似乎比以前多了 但仔细想想就不难理解个中原因: 因为很多人在遛狗的时候 找不到可以“扔狗屎”的垃圾桶 所以干脆不管了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对此给出的回答是: 狗粑粑不属于任何一种垃圾 应当带回家、冲入厕所 包裹狗粑粑的报纸等则归入干垃圾 是不是又涨姿势了? 可以看出,上海这样以国际化 城市建设和人们素质较高的城市 都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小问题 甚至还衍生出这样一个行业—— 还真的是,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居然还衍生出代收垃圾的行业? 看来,垃圾分类还是存在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那么我们北京在实行的时候 就可以吸取教训,改善一些方面 比如—— ![]() “如何做到真正全面普及“分类方法”值得改进” “垃圾桶的容量,一定要注意” “垃圾投放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商榷” “宣传方法如何让大家更有效的理解如何分类是个最主要的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财经评论》节目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进行评论: 王冠:先要有力度 再追求精度 杨宏山:垃圾分类要制度先行 协同发力 王冠:垃圾分类是生活经 更是生意经 杨宏山:垃圾分类既需要行政手段助推 也需要经济手段相配套 下面我们也来看看 “北京垃圾分类也要立法”的消息一出 下面小北带大家看看“上海垃圾分类”后 得出的权威分类指南 (点开可以看大图) 下面一项项分类说明 ☟ ![]() ![]() ![]() ![]() ![]() ![]() ![]() ![]() ![]() ![]() ![]() @各位?北京也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 垃圾分类!北京也要来了! 您对于此事怎么看?有什么相关意见? 参考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