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yùn)(niàng) 喉咙(lóng) 嘹亮(liáo) 抖擞(sǒu) 镶嵌(xiāng) 贮蓄(zhù) 发jì(髻) 宽chǎng(敞) chéng清(澄) 蝉tuì(蜕) 娇mèi(媚) 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静谧(mì) qī冷(凄) 莅临(lì) 吝啬(lìn)(sè) 淅沥(xī)(lì) 咄咄逼人(duō) 高邈(miǎo) 菜畦(qí) 瘫痪(tān)(huàn) 侍弄(shì) qiáo悴(憔) xù叨(絮) jué别(诀) 分qí(歧) 一霎(shà) 梗塞(gěng) 匿笑(nì) dǎo告(祷) 姊妹(zǐ) 徘徊(pái)(huái) 逃窜(cuàn) 寻mì(觅) 确凿(záo) 云xiāo(霄) 倘若(tǎng) jiàn赏(鉴) 和ǎi(蔼) bó学(博) 倜傥(tì)(tǎng) kuī甲(盔) 罕至(hǎn) 收敛(liǎn) 秕谷(bǐ) 锡箔(bó) 感kǎi(慨) 搓捻(niǎn) 绽开(zhàn) 争执(zhí) cán愧(惭) 奥mì(秘) qǐ盼(企) 恍然大悟(huǎng) 混为一谈(hùn) 花团锦簇(cù) 派qiǎn(遣) 殉职(xùn) 狭隘(ɑì) 热忱(chén) 纯cuì(粹) 鄙薄(bǐ) 拈轻怕重(niān) 栋liáng(梁) 慷kǎi(慨) 帐篷(peng) 废xū(墟) 坍塌(tān) 琢磨(zhuó) 沉默guǎ言(寡) 干涸(hé) 灼伤(zhuó) 突兀(wù) 晕眩(xuàn) 恍惚(huǎng)(hū) 凌乱(líng) 参差不齐(cēn)(cī) 哄堂大笑(hōng) 抽噎(yē) 消耗(hào) 懒duò(惰) 怂恿(sǒng)(yǒng) 安xiáng(详) 怅然(chàng)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冤枉(wɑng) 虐待(nüè) 畏罪潜逃(qián) 污涩(sè) 哺乳(bǔ) 羞怯(qiè) 匍匐(pú)(fú) 余huī(晖) 嗔怪(chēn) 笨拙(zhuō) 聘礼(pìn) 炫耀(xuàn) 滑稽(jī) 头衔(xián) 勋章(xūn) 骇人听闻(hài) 莽莽榛榛(zhēn) péng勃(蓬) 澄澈(chéng) 庇护(bì) 爱mù(慕) 2.给多音字注音。 应和(hè) 卖弄(nòng) 黄晕(yùn) 着落(zhuó) 荫蔽(yīn) 济南(jǐ) 执拗(niù) 微薄(bó) 扒车(bā) 称职(chèn) 禁锢(jìn) 钦差(chāi) 较量(liàng) 3.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花枝召展(招) 翻来复去(覆) 人声顶沸(鼎) 节然不同(截) 疲倦不湛(堪) 小心冀冀(翼)(翼) 不求深解(甚) 油然而升(生) 美不盛收(胜) 莫不关心(漠) 见导思迁(异) 狍根问底(刨) 惊慌失错(措) 千丝万镂(缕) 怪涎不经(诞) 大相经庭(径) 神彩奕奕(采) 随声附合(和) 力不遐供(暇) 4.重要作家、作品回顾。 (1)《春》——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2)《济南的冬天》——老舍——北京人——作家 (3)《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4)《散步》——莫怀戚——重庆人——作家 (5)《金色花》——泰戈尔——印度(国籍)——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6)《荷叶·母亲》——冰心(谢婉莹)——作家、诗人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作者原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8)《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作家、教育家 (9)《猫》——郑振铎——西谛(笔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10)《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国籍)——作家 (11)《天上的街市》——郭沫若——郭开贞(原名)——《女神》《屈原》等 《世说新语》二则 刘义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知识梳理】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专指子女) (2)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由此地到某地) (4)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 3.词类活用 友人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重点实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文章的义理 (3)俄而雪骤 骤:急 (4)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像什么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 拟:相比 (6)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7)期日中 日中:正午时分 (8)门外戏 戏:嬉戏,玩耍 (9)待君久不至 待:等待 (10)下车引之 引:拉,牵拉 (11)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5.文言虚词 (1)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2)去后乃至 乃:才 (3)非人哉 哉:语气词,表感叹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趁着风漫天飞舞。”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约好一起走,丢下我走了。 三、问题探究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家庭气氛。 2.两个咏雪的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谈谈理由。 【示例一】“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喻好,后一喻不好。 【示例二】“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而“撒盐”一喻缺乏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指您父亲;“家君”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一】元方“入门不顾”不应为失礼。其一,全文主要写元方懂得为人之理,“客”无信、无礼是全篇核心,从反面说明“信”和“礼”的重要;其二,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不应该过于苛求。 【示例二】元方“入门不顾”应为失礼。理由是:别人已经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该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四、文章中心 《咏雪》一文客观地叙述了谢氏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作者未加评论,但暗含了对谢道韫的聪敏和才气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场景,从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致。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叙写陈元方七岁时应答客人的故事,塑造了一位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少年形象,同时从侧面告诉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正直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