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小中医最近的几点感慨

 彼案 2019-06-23

芸菱有话说

天气炎热,槲寄生给大家发“防暑汤”啦~

最近工作繁忙,仅保留两个半天门诊,但很多人还是会来看病扎针,有一份感动,但也不免有些惶恐,深怕辜负病人的那一份“信任”。

诊余思考一些问题,记录于下。

01//

有句话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前对此理解多流于表面。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有师妹跟诊,觉得我扎针手法没有多“出神入化”,取穴也没有多少“出人意料”,所以一直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荀子》曰:“不问而告谓之傲”,所以人家不问,我也不说。

直到本周二,一位坚持扎了2个半月的阿姨拿着化验单来,很兴奋的说:“大夫,您看我这甲状旁腺激素,自开始针灸治疗后一直往下降,从200多降到90了!”这位阿姨本身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教科书说这个病分三类,原发继发跟三发,她属于继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磷低,血钙高,来的时候甲状旁腺已经增大。曾规律用西药治疗过,但效果不理想,甲状旁腺激素从60升到100,后来又上升到200

一开始来这里,主要是想调整焦虑、失眠。我的思路也很简单,安神镇静。以厥阴为主,辅助使用“轮”思想里的升降法,或者合用解结法,以解心包经及肝经的结节为主。隔天一刺,后来改成一周两刺。每次用针7-10支,坚持2个多月,睡眠好转的同时复查相关指标,居然血钙降低的同时血磷恢复正常,同时甲状旁腺激素也不断下降(相关检查的数据表单日后会专门附上详述)。

但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一个病例,师妹从自己询问病人的治疗过程,到最后看到这个病人的变化,她开始“信中医”了。而我从中也体会到带教不是单纯的输出与输入,而是切实地拿出一些东西来,然后让学生自行体会,不用吹的天花乱坠,不用把自己标榜的多高明,他们看到疗效后,自然会愿意试试你的方法,听听你的见解。

教育不是滔滔不绝的灌输洗脑,是实实在在的切磋交流。满园桃梨芬芳时,无道路处自成蹊。

02//

有位女士经人介绍找到我,自述乏力、胃口差,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的……只有36岁,但自觉“全身都是毛病”。脉象上肾阳偏虚,脾阳也弱,但强度尚可,心脉沉,其余尚可。舌质偏暗,苔白,体格偏胖。我没有着急开药,而是告诉她:“回去把冷饮戒断,把水果停了,然后别吃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东西,冰镇的别碰,煎烤炸的停了。另外就是晒太阳,每天晨起半小时,只晒后背。晒到后背微微出汗为止,然后喝一杯温水。

她听完一脸懵,觉得我在骗她。我说您自己试试看,不用多,一周时间,您自己感觉一下。反正又不花钱,假如我骗了您,您下周大可以来找我砸牌子啊。她笑了笑,然后将信将疑的走了。结果就是,她老公,她婆婆,她闺蜜……上周集体来“围剿”我,她说:“艾玛,真不一样啊,现在感觉好多了,啥药都不吃,就晒个太阳,咋就能好呢?你也太神了。”

我又不是阿波罗,神啥啊,这是太阳的作用。这个病人是很典型的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造成身体阳气损耗。阳气亏虚,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晒太阳。

大家都知道督脉主一身的阳气,一有毛病就想的是吃药扎针做艾灸。但最开始的能量无非就是日月升降中提现出来的,“万物生长靠太阳”是句实话,阳光的能量很足,常人补阳气最好的方式,一个是睡眠,另一个就是晒后背

这在道家的养生思想里,叫“大阳旦汤”,与之相应的还有“晒月亮”,称为“大阴旦汤”。方法不同,但能引人深思。很多时候现代的都市白领,白天空调房一蹲一天,晚上空调房一睡一宿,吃生冷无度,自行戒断就能好很多,不用强调吃药。所谓的“养生”,需要先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才行。衣食住行都需要适时适度,否则都会引起各种不适。

03//

最近戴老师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有个外国友人说,美国投了将近3亿美金做的spark计划,着力研究针灸的起效机制。但他们研究的东西,名字叫“干针”,也就是抛开经络理论,专门找肌肉筋膜的痛点以及相关标志点针刺。戴老师说,老外承认你的疗效,但不认可你的理论,所以人家另起炉灶,要自己搞一波事情。

中国好用的东西,外国人都在研究,假如人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那将来估计会有一大波人表面上承认经络,但实际上用着“干针”。这个情况很可怕,就像鸠摩智用小无相功运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阖寺上下无人能当。最后还是“进修”以后的虚竹同志出头才阻止了鸠同学要拆庙的行为。有人会说,寺里不还有扫地僧么?对啊,您也知道他是扫地的?方丈咋说的还记得不?

“我入寺修行40余年,为何不知晓此人?”扫地僧说了算么?危难之际才想着底层同志救亡图存,和平年代只管轻歌曼舞,“大师”成群。搞一堆垃圾,不如搞点实在的东西,少一点所谓的“学术思想”,多一点救人的法门,可能对传承更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