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不爱吃饭的孩子,消瘦或肥胖的孩子,都是遗传么?
2019-06-23 | 阅:  转:  |  分享 
  
高菲:引领健康时尚,指导健康细节,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二的家庭健康新空间栏目,我是健康主播高菲,在这里我们只给您最有用的健康知识,今天作客节目
的嘉宾来自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郭倩颖医生,再次欢迎郭大夫,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讲儿童营养健康,马
上到六一儿童节了,也希望把有用的健康知识献给孩子和家长。说到儿童健康,儿童跟成年人有不同的年龄心理结构,对营养的摄入量会有不同的概
念,所以从儿童和成人的区别,怎么样进行营养的摄入和选择呢?郭倩颖:我们的儿童、青少年,包括婴幼儿,跟成人的生理结构是有区别的,原因
就是小朋友,这个时期虽然接近成年人的饮食习惯了,但是胃肠功能、消化道,包括肾脏都没有像成人那么成熟和稳定,这个时期儿童,小朋友吃饭
了,但是如果算在每一千克的体重看,需要消耗的能量密度比成年人要高,能接近成人的两倍,所以儿童消耗的非常快,基本上从这两点看,小朋友
营养相关的问题。高菲:有的时候大人吃一大碗,总量看没有大人的多。郭倩颖:实际上按照基础消耗来说,是消耗量比较大的时期。高菲:刚才说
提倡给孩子单做饭,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家里很难给孩子单独定制营养餐,和大人一起吃要注意什么呢?郭倩颖:3岁前的小朋友,尽量单独做,因
为原料上面,包括食物种类,食物的大小性状,烹调方式,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很难按照成人的食谱给小孩吃,当然如果说3岁以后,或者接近学龄
时期了,肯定要逐步过渡到成人的状态,家里人做饭尽量迁就小朋友,不要做块状特别大的,包括坚果类的食物,大人吞咽方便,小朋友的话,处理
的不合适会有窒息的风险。高菲: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营养膳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郭倩颖:对,所以营养学会做膳食推荐指南的时候,它是
分阶段的,很多患者会经常问我,他们特别希望说儿童吃什么好,实际上我们基本会对婴幼儿做切分,学龄前到学龄儿童,包括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
,对膳食的要求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高菲: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吃什么,要根据孩子营养缺失的情况,可以跟我们具体说一下吗,简单的划分一下,
我们分为3岁、幼儿园阶段,到上学,大概这个时间,每个年龄段要掌握的营养重点是什么,在家里有一些可以操作的指导。郭倩颖:在这两个阶段
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打基础的时期,就是婴幼儿从6个月开始添辅食,实际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好多家长会发现,我的孩子到上学,到了正常吃饭
的年龄之后,进食特别困难,不太爱吃饭,偏瘦,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事,是家里做的不好吃,还是什么,实际上这批小孩在该添辅食的时候,可能
有一些不太恰当的喂养行为,导致了孩子的进食模式不是那么好,比如说我们在门诊遇到的这一类型的孩子,爷爷奶奶非常担心孩子吃不饱,会不停
地喂,找机会就给孩子点东西吃,孩子特别想自己拿着勺吃,没有给他们机会,导致从幼年时期开始,对食物不是那么感兴趣,觉得吃饭的事是家长
的事,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是他们一定要塞到我的嘴里,没有形成定时的饥饿感。有的妈妈们在添辅食的时候非常小心,比如说一开始添的是强化
的米粉,是糊状的东西,妈妈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敢给其他的,一直吃糊糊,包括后期食物种类要丰富,的确食物丰富,但是还是糊状的,这样
的孩子也容易偏食,或者不爱吃饭,我们评估一个孩子吃饭的情况,要往前倒一倒,液体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的时候,实际是为孩子建立好的饮食习
惯特别关键的时期,不只是想着说怎么样制定出特别优秀的食谱,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高菲:其实这个提示非常棒,吃饭这件事会跟随我们一辈子,
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食物的饥饿感,这点很多家长都做不到,妈妈觉得饿了就给孩子吃了,从营养的角度讲,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营
养水平都提高了,但是从健康的饮食习惯来讲,可能有些家庭做不到了。郭倩颖:对,有可能会出现单一某一元素的缺乏,或者是能量不够,但是目
前城市的居民,很少有孩子喂不饱的状态,单一的情况比较容易出现,大家的概念里,对营养和食物的概念,很多时候认为,如果告诉我某一个东西
特别好就一直吃,西方营养学一直强调的是平衡膳食,就是在一天的膳食中,每一个类型的食物都要有,这是健康的膳食模式,而不是说禁忌吃什么
,或者是补哪一个,有的家长就要求验一下缺什么,大家特别关心的,在过去十几年,广告营销上的概念就是补钙,现在见到很多家长,来的时候,
孩子正常的发育状况,但是他却会认为,在网上查的信息,孩子出汗,是不是缺钙了,让孩子抽个血验一下,我们一般会说,如果1岁以前的小孩,
牛奶的量,包括母乳和配方奶的量充分,孩子也没有其他的消化疾病,不太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高菲:不需要家长这么紧张,有些孩子,
个子高矮,也会到门诊就诊,是不是营养不良了,在个子高矮上,包括体重上,家长怎么样判断孩子是不是营养不良了?郭倩颖:一般来说,生长发
育的指标,一般是身高体重,1个月之前的小孩看身长、体重、头围,很多家长很喜欢横向比较,比如说隔壁的邻居小孩,实际上身高、体重,决定
因素,一大部分来自于遗传,家庭里头,爸爸妈妈都偏瘦的小朋友,这也是有可能的。体重方面,跟家庭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小胖子来门
诊的,爸爸妈妈的体重也会超限,因为吃一锅饭。但是不需要太过于焦虑我的孩子落后于其他的孩子,一般来说,我们推荐小朋友们能够定期到三甲
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检查,现在在北京的话,很多社区医院承担了这部分的工作,上门给你做这些体检,但是拿到这些客观指标之后,很多家长不知
道比较,儿科大夫手里也有一个生长发育曲线,可以按每个月龄画出来,提供的区间范围,是全世界范围,同一个月龄,同一个性别的孩子生长发育
平均的情况,比如说你的身高是在50%,说明你的是个平均的水准,如果是20%,更低一些,75%比平均值较高一些,一般来说,正常区间的
小孩,是属于正常波动的范围,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判定为孩子在正常的成长曲线范围内的。高菲:专家也是经过了很多的数据统计,得出了这样
的范围,绝大部分孩子在这个范围内,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定会茁壮成长的。刚才说到婴幼儿时期,还有两个时间段,就是在吃辅食,到3
岁,3岁到上幼儿园,幼儿园到上学。郭倩颖:3岁以后,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开始接触社会了,上幼儿园了,3岁以前提倡先形成好的饮食习惯,因
为上幼儿园了,不能说自己不会吃饭,3岁之前,孩子对特定的食物有过敏,上幼儿园的时候要让老师知晓,包括孩子有饮食上的偏好,家长知道了
,3岁之前,家长要特意培养孩子的进餐息息相关,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吃。到幼儿园之后,一般幼儿园配餐的标准,三餐两点,基本上是按照小朋友
平均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配餐的,包括有两次的加餐小点心,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不一样,会额外再补一些,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可能
会说吃不动,一般来说幼儿园老师,小孩的生理特点,他的消化系统不是那么稳定,一次性吃太多,孩子可能饱了,但是也有部分的孩子,胃肠道功
能耐受不好,有可能会有腹泻、呕吐,一般幼儿园老师会比较谨慎一些,不会孩子要多少就给特别多,一般小孩回到家之后,爸爸妈妈也会加一点,
如果特别饥饿的,晚上回来之后可以补充适当的加餐,喝点牛奶,吃点水果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补充的过多了,有的明显看出来孩子有肥胖的情况
,就不太适合给孩子再补不是特别健康的食品了,有的小朋友特别爱吃鸡翅,家长也要稍微控制一下。学龄前的儿童,除了饮食,在学校的话,一般
会有体力活动,会跟家长推荐,一定要保证一天一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是做操,跟小朋友一块玩,建议小朋友们不要玩手机,让他一个人安静
地待着,实际上对视力的保护,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不是特别高的状况,让孩子应该有户外的运动。再一个,小朋友3岁以后,实际上每天的300
到400毫升的奶,是蛋白特别好的来源,家长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搭配,比如说有的孩子不愿意喝牛奶,可以喝点酸奶,或者是豆酱,或者是奶酪、
奶片之类的,奶制品的量要有保证。再一个就是要给孩子补水,出汗多,有时候会有脱水的情况,从幼儿园接回来之后要注意一点。高菲:都是特别
特别常见的问题,上幼儿园的这段时间,小孩非常敏感,两三天就病了。郭倩颖:也许是公共场所,一个孩子生病,感染会比较多,一般儿童常见的
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要注意一下,看孩子有没有相应的症状出现,一定要留意一下。高菲:说到营养,好多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们的节目时间非
常快,上半场的节目告一段落了,我们稍微休息一会儿,一会儿继续再聊孩子怎么吃,一会儿见。高菲:欢迎大家回来,引领健康时尚,指导健康细
节,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二的家庭健康新空间栏目,我是健康主播高菲,今天请到的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郭倩颖大夫,给我们
讲讲儿童营养,上半场我们讲了讲营养的重要性,还有一些营养膳食习惯的养成也非常重要,讲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营养摄入和选择上有不同
的,刚才说到幼儿园的孩子,下一步是学龄儿童,他的社会关系、压力也复杂了很多,这个阶段我们家长如何给孩子很好的营养支持呢?郭倩颖:学
龄前的儿童,这时候有学习压力了,特别是城市的小孩,上一年级要学很多的东西,我常见的问题,家长会特别使劲地给孩子补充营养,不知道从何
入手,包括有价格非常昂贵的膳食,实际上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并不适合,除了刚才说的儿童特殊的特点,饮食要相应的清淡一些,学龄前儿童吃饭一
定要搭配的合理,以前大家觉得补蛋白就是好的,就给孩子多吃几个鸡蛋,或者是多喝牛奶,就认为这个是好的,实际上在小学的时候发现有一种情
况,小朋友在第二、第三节课的时候,开小差的特别多,注意力不集中,这摸那摸,或者想找小朋友聊天,有的家长说就给孩子一个鸡蛋,缺碳水化
合物,早餐里都忽略掉了,给高蛋白的食物太充分了,实际上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相应的葡萄糖,是大脑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主食摄入不够的时
候,孩子很有可能会低血糖,大脑提供的能量不足,就很容易分神,孩子也挨老师的批评,所以要考虑学龄前儿童,早餐一定要丰盛一点,要给孩子
做简单的搭配,除了牛奶、鸡蛋,一定要有充分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是喝粥,可以蒸馒头,或者是吃玉米之类的,每天换换种类,有很多小朋
友说,妈妈每天做的都一样,不想吃,城市的节奏比较快,这也是比较多发现的问题。实际上三餐里头,大的原则上并没有很多的变化,我们刚才说
主食类的食物要有,除了米饭、馒头,可以给孩子提供紫薯类的食物,土豆类的也是不错的选择,首次给孩子接触新鲜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先试试看
。除此以外,蔬菜、动物性的食品,肉类、鱼类的食物都搭配好了,一荤一素,常规学校的餐食里,你也会发现,国家会强制性的要求必须搭配一些
东西,除了正餐以外,加餐的小点心,不会给一级零食就完了,会选蛋白高一点的,烹饪方式健康一点的,尽量不要选择油炸或者是膨化食品,虽然
小朋友非常爱吃,家长要控制控制,一周两周吃一次特别爱吃的食物,包括有一些甜饮料之类的,尽量控制一下,因为人天生比较喜欢吃甜的食品,
如果从小接触含糖量比较高的音频,实际上大脑里有一个多巴胺奖赏机制,类似有一点点成瘾,就一直很好这个东西,包括近几年的研究,已经不再
强调控制脂肪的量,很多时候强调控制精制的甜点,过多给孩子含糖量过高的食物,一个是容易胖,再一个有龋齿的风险,另外吃完以后,不太愿意
吃营养素更高的食物,有的小朋友吃蛋糕以后,吃完点心以后就不太愿意吃正餐的饭了,我们一般加餐是选择牛奶、酸奶,安全的坚果类的食物,包
括水果,天然的糖分适量的可以,但是精制的,像甜饮料这种,尽量少给孩子,这几点在加餐和正餐里要注意。另外要关注孩子体重的增长情况,如
果明显超重,就要评估一下孩子是不是有相关的问题,是不是有超重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调减膳食模式,稍微控制一下,以前爱吃油炸食品,给换
成其他的食物。再一个就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户外活动,这些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家长要关注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并且通过正规的途径去
给孩子做评估,而不是自己想象的状况。高菲:刚才最后这点非常重要,孩子都是自己的宝,家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习惯,定期给其他做健
康的评估,刚才说了这几个阶段的饮食摄入的重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这几个阶段,哪一个阶段的孩子是长得最快的,营养摄入量要求是最高的
?郭倩颖:实际是这样的,什么时候长得最快,一定是在6个月之前,在3个月的时候就翻倍了,我们一般来说,在这个期间有一个生长的高峰。第
二个生长的高峰是青春期,12到16岁左右,孩子的第二性征出来了,青春期的时候身高增长是非常快的,所以在这两个时期,会特别特别关注孩
子营养上面的情况,青少年儿童相对来说是特殊的儿童,需要我们更多关注的。高菲:还有一个说法,孩子每天吃多少种东西是有标准的,有的说3
0多种,有的说10几种,有这样的判断吗,还是说只是一个量化的概念?郭倩颖:多少种类食物,我是赞同的,应该均衡,互相有一个补充的作用
,但是不能说直接的数,有的商家做营销的时候提出一些概念,会让你觉得比较新,实际上没有定量的数,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官方推
荐的膳食平衡宝塔,我们把食物做了分类,不是说数青菜跟菠菜,我们要学会分类,哪些是主食类的食物,哪些是蔬菜,再细分叶菜、根茎类的蔬菜
,不同营养素的比例也有区别,我们是按照分大类算的,膳食平衡宝塔上面,还能看到奶制品、豆制品,肉类,不管是鱼肉、红肉、白肉,会单独搁
到一层里,实际上我们做这些食物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食物的分类,比如说吃奶制品,建议300毫升左右,我们是可以替换的,不会说喝哪一个
品牌的牛奶,我们可以换,比如说对牛奶不耐受,可以换一下,把乳糖分解掉以后的酸奶,营养素上面的差别并不大,大家要学会替换,换一个食物
,选择还是非常多的。高菲:无论是数字上的,还是量化上的指标,强调食物的多样性,膳食宝塔是国家进行全民素养提升很基础的知识了。郭倩颖
:实际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包括了一些大的原则,也包括了膳食平衡宝塔,也有一些指导意见,用的是中国营养全民的调查数据,给出一个非常权威
的推荐数值。在美国也有相关的指南,欧洲也有,不太需要看国外的,最新一版的是2016年出的,针对特定人群的又有新的细化,比如说针对老
年人、儿童、怀孕的妇女、哺乳期的妇女都有非常详细的推荐,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概念,但是没有仔细地看过,在生活中要累计知识,要细细地看一
下,包括可以购买相关科普的书,可以看一下2016版的居民膳食指南。高菲:其实居民膳食宝塔,我有一个小的疑问,在计算哪天吃的种类,比
如说吃了一个蛋糕,是记吃了一个蛋糕,还是多少糖、面粉、奶油?怎么记呀?郭倩颖:是这样的,我们有配套的展业书籍,叫做中国食物成分表,
做了每个营养素的定量,精确到多少多少克,不同的米,营养素的成分,都是定量写好的,但是这些东西可读性不太强,大致给的建议,一般来说是
生重,没有烹饪之前,比如说做米饭,同样的生重,烹调完的差异性很大的。包括前几年有推广活动,就是一个盐勺、油勺,这个也是任重道远的,
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人做得好的,经过一两次以后,大概食物的大小,会得出一个大概的情况,比如说在外就餐的时候,会根据我的经验看,比如说外面炒一盘青菜,大概吃多少的量,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高菲:每天我们吃到肚子里的是什么,吃多少,还是心里有数的,我们要学习一下,没有坏处的。我们节目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下半场也要结束了,最后想跟家长强调一个问题,今天讲的是儿童的营养,刚才说了正常或推荐给孩子进行定期的营养监测,要科学监测,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郭倩颖:我们说儿童保健,去营养科评估一下营养状况,如果能够规律地从出生开始,我们医院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长大成人,会有一个生长的曲线,不用跟其他的孩子做比较,如果孩子发育停滞,孩子掉出平均水平特别多的时候,就可以提早发现孩子的疾病状况,并且有效地帮助孩子预防成年以后的疾病风险。高菲:这也非常重要,也给各位家长一个提示,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就要到了,希望郭大夫能够再次作客我们的家庭健康新空间,给大家最有益的健康知识,今天的节目就到此为止了,我们下周二不见不散。
献花(0)
+1
(本文系领客传媒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