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竟有人相信砸烂微信群就可以不加班了

 风临酒把2 2019-06-23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从“下班后微信群禁发工作消息”的某地新规引发的强烈共鸣看,真是“天下苦微信群久矣”!网络和职场爆发出一波想“砸烂”微信工作群的冲动。

近日,广东珠海香洲区印发《香洲区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措施》,其中规范香洲区直各单位、各镇街等单位微信工作群、新媒体账号管理是28条措施之一,包括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发言要有内容不得随意刷屏,原则上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因专项工作组建的微信群在结束工作后应及时解散等。——此规因为击中了诸多“微信工作群群众”的痛点,立刻引发大讨论,很多人都说:我要怎么才能让老板看到这条消息,在线等。

讨论中,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微信群”这种平台,认为一个个工作群模糊了公私权界,模糊了8小时内外的工作休息时间,使工作幽灵一直在身边如影随形地游荡,在卧室、在厨房、在休假期间、在开车时游荡,方便着眼里写满食人欲望的老板们剥夺着员工的闲暇。人们天真地以为,微信工作群是万恶之源,只要干掉微信群,下班后就可以不被没完没了的工作骚扰,就能免于工作群幽灵附体的加班了。

看到这种将加班归咎于微信工作群的恨意,想起波德里亚用过一个隐喻。太平洋小岛美拉尼西亚的土著人曾经被天上飞行的飞机搅得心醉神迷,但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在他们那里降落过,但白人每次都成功地将它们接收,因为他们在地面的某一区域布置了相似物,用以引导飞机的飞行。于是,土著人便用树枝和藤条建造了一架模拟飞机,精心划出一块夜间照亮的地面,他们耐心地等待着真飞机前来着陆。--波德里亚是想用这个隐喻说明,想象某种“模拟物”是人的天性,人们对微信工作群的态度中包含着类似的想象,把对加班的痛恨转嫁到微信工作群上,而没有意识到微信群只是一个工具。

他们意识不到,砸烂微信工作群,工作对私人时间的侵占可能更加严重。从“线上”回到“线下”,加班可能变本加厉。

很多人固执地认为,公私时间的模糊、工作对私人时间的侵犯,是微信工作群带来的。互联网给工作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奴役”,形成工作对休息时间冠冕堂皇的侵犯。这是一个典型的倒果为因谬误,没有互联网,就没有加班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先有劳动者的休息权利缺乏保障,加班成为公司文化,“5+2”“白+黑”当成砺志典型表彰,工作与休息缺乏不可逾越的权界,然后才有微信工作群的困扰。也就是说,微信工作群只是劳动者权利被侵犯的一种症状。就像生病发高烧,体表温度的升高只是病的一种表征。不寻找根本原因,不去碰公私权界这个核心问题,不寻求在法律框架内捍卫休息权利,而挠微信工作微的痒痒,毫无意义。

先有劳动者权利被侵犯,加班成为职场惯习,公私时间没有权界,然后才有微信工作群的困扰。休息权利被公司和工作肆意侵犯的语境下,社交媒介不断被强势的单位文化所征用。当一种社交工具被广为接受,会迅速被单位征用为“劳动工具”,“霸占”为“方便工作交流”的工作平台,伊你妹儿、QQ、MSN、微信,家庭电脑、手机、笔记本,强势的单位文化可以随意征用任何技术工具,借此侵入私域。实际上,微信工作群这种玩艺儿一开始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面目出现的,打电话要说的事,微信群里说一下就行了;下班后得开个会要说的事,微信群里开会说下就行了;现实把许多人召集到一起很麻烦,建个工作群很方便。

说句很多人可能不爱听的话,在加班缺乏约束、休息时间被工作随意侵犯的情况下,微信工作群的相对危害、对私人时间的侵犯可能是最小的。要不,下班开完会再走?要不,不在微信工作群讨论工作了,都回到线下去开会,线上能解决的事,都移到线下?我当然也反对8小时时间被侵占,可是,当这种侵占变得不可避免、法律权利缺乏应有保障之时,把微信工作群当成万恶之源去清理,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8小时内外公私无权界,任何一种社交工具都会异化为“工作群”,信不?

天下苦“工作群”久矣,苦加班久矣,苦5+2久矣,却很少看到有人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去用诉讼界定公私权界,甚至连“下班后微信群禁发工作消息”这样的文章都不敢转到朋友圈,怕被领导修理。——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在加班问题上较真,没有人把《劳动法》当回事,而都寄望于包青天的保护,寄望于“上面出个规定管管”,寄望于砸烂工作群,寄望于搭别人维权的便车,是没有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