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有一种名为“明月草”的植物被大力宣传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奇效,这是真的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究事实的真相。 明月草、明目草与明日草、明日叶是4种不同的植物?还是同一种植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首先,让我们看看明月草、明目草是什么植物? 人们所常说的明月草,也叫明目草(可见,“明月草”与“明目草”是同一种植物),拉丁学名Gynura divaricata (Linn.) DC,又名白背菜、白子菜、鸡毛菜,泰国称尼基罗草,英文为DAUN NGOKILO。其特征味淡、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凉血等功效。 由此可见,“明月草”与“明目草”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只是两种不同的称呼而已。 明月草(明目草)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究下去…
明月草(明目草)属于菊科,菊三七属植物,株高30~40厘米,茎直立、肉质、基部紫色带绿,嫩茎浅绿色、具浅棱,分枝力强。叶为单叶,肉质,椭圆形或卵形,长10~12厘米,宽4~6厘米,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绿色,叶背浅绿色,叶子表面有白色茸毛。 ![]() 明月草(明目草)图片
明月草(明目草)对水质要求不严,在硬度较低的淡水中即可栽培。 明月草(明目草)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环境荫蔽植株生长不良,在全日照情况下生长良好,半日照时其叶柄会拉长,往光线方向生长。 明月草(明目草)容易栽培,以分株法、扦插法即可栽培繁殖。在每年3~5月进行,保持栽培土湿润,约1~2周即可发根。 ![]() 明月草 图片
明月草(明目草)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生于溪边岩石上、田边,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振宇在经过仔细观察、标本对比、查阅《中国植物志》后说道: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副教授吴红娟翻阅《中华本草》后说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刘红旭表示: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岳凤先表示:
明月草(明目草)为什么有毒? 菊三七属植物含有吡咯烷碱,能够降低肝细胞RNA酶活性,使RNA合成减少,DNA横向断裂,导致肝细胞坏死。通俗来讲,它可以导致肝脏的血“只进不出”,从而引起门静脉压力增加,形成腹水、黄疸等症状。患者一旦中毒,病情会发展很快,对脏器尤其是肝脏的伤害往往难以逆转。 中草药从业者也很难分清相近药草的区别,甚至是连美国、英国和等许多西方国家都有与含吡咯烷碱植物或草药相关的肝小静脉闭塞病或肝损害的报道。 在全球大约分布着6000余种植物含吡咯烷碱,主要为4个科某些属的植物,即:
在我国则有38种中草药含吡咯烷碱,常用的有12种:千里光、狗舌草、菊三七、款冬、佩兰、泽兰、山紫菀、紫草、天芥菜、野百合、猪屎豆、羊耳蒜。 那么,明日草、明日叶究竟又是什么植物呢? 明日叶,拉丁学名:Angelica keiskei,别名:明日草(可见,明日叶与明日草是同一种植物)、长寿草、八丈草、咸草、神仙草、天赐草、珍立草、还阳草,因其“今天摘了叶子,明天就能冒出新叶”的强盛生命力而得名。从日本江户时代开始,这种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就作为八丈岛药草而闻名,有抗癌、防止细胞老化、调理慢性病之效。 由此可见,明日草与明日叶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只是两种不同的称呼。那它与明月草有区别吗?
明日叶(明日草)属繖形科当归属,多年生大草本,株高 80~120 公分,茎叶内含黄色液汁,茎直立,多分枝。依植株外形,可分成青茎种、红茎种与混合种等三品种。叶形羽状 ,3出复叶,浅裂或深裂,小羽叶卵形或广卵形,宽 4~8 公分,先端尖,细锯齿缘,两面光滑无毛;茎上叶渐小。有果实,长椭圆形,稍扁平,花期 5~10 月,果期 9~12 月。 ![]() 明日叶的图片
明日叶(明日草)性喜冷凉至温暖,忌高温高湿,生长适温约为12~22℃。明日叶不耐强光,光照过强,茎叶硬、品质差。苗床要选择壤土或砂壤土,肥料最好使用腐殖土及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或少用化肥。
明日叶(明日草)分布于日本三浦两半岛、伊豆七岛、八丈岛、和歌山及房总等近海地方。
生物专家分析发现:其茎、叶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16种氨基酸和苯烯苯基酮等成份,故享有“神奇植物”之美称,全草可供药用,有抗癌、防止细胞老化、调理慢性病之效。 明日叶(明日草)具有独特的芳香,可做成抹茶、茶叶、茶汁等以供饮用调理身体。
经生物专家研究分析发现:明日叶微甜而无毒,可作为天然绿色蔬菜直接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