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能正确使用DJI无人机的自动返航功能?

 hzcnw 2019-06-23



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KANZHAJI

KANZHAJI

无人机

6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当消费级无人机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和使用,不管从无人机的硬件和软件,厂家都贴心考虑了易用性和警示提醒,即使不看说明书,也彻底解决了普通消费者飞起来的问题。


而商家乐于宣传的无人机功能之一,就是看起来高、大、上的“一键返航”。 不管你的无人机飞离多远,只需要按下返航开关或者飞机失去遥控器信号,无人机就会自动返航到你身边,不是很神奇么? 那么,在市面主流产品都具备了自主返航、避障返航,甚至更前沿的原路径+避障返航。依旧有为数不少的用户反应自己的无人机飞丢,一键返航这剂万能灵丹为何屡屡失效?



(配图引用自DJI Phantom4 PRO官网资料图)

下面站长来给大家细细说道说道,一键返航不返航都是怎么来的。

让我们先抛开较复杂的那部分返航条件不谈,消费级无人机实现一键返航,主要用到飞机上这几个部件提供的数据: 1、卫星模块:在卫星数>8,数据质量优良的情况下,为飞机提供定位数据和返航点记录。 当卫星数不足,卫星数据质量差,会导致无人机无法定点,无法记录返航点,不能执行自动返航。卫星信号质量与飞行高度相关性较高,通常飞得更高,卫星质量更有保障。卫星质量不良的情况下,无人机在室外多会进入姿态模式,新手完全无法驾驭。 根据本站采集无人机事故案例,新手的第一次返厂维修,多交给了在楼间飞行丢星后切姿态撞楼。在非开阔地飞行,从来就不是什么好选择。

2、指南针(地磁罗盘):确定飞行器航向,提供陀螺漂移校准。 指南针异常会导致飞行器进入姿态模式或发生操控异常,同时不管卫星信号是否良好,无人机都无法定点悬停或执行返航,并同时丢失离家距离、返航角度。空中遭遇指南针异常可尝试爬升,并飞离当前区域来尝试恢复指南针。 如遥控器控制信号尚未断开,老手亦可采用识别标志物的方法手工飞回无人机。

消费级无人机在楼间、电信基站、高压线、大量金属结构附近飞行,都属于高危行为。大楼遮挡和无线电发射会影响卫星信号的接收,高压线,大量金属结构会干扰指南针运作。


3、气压计:确定飞行器相对起飞点气压高度,而非实时对地高度。 气压除了贴地或贴水面时精度较差,罕有被外部干扰的可能。 错误的设置较低返航高度,会导致返航撞机、返航过程丢星等问题。

而返航高度设置过高,则有遭遇大风,过早耗尽电量迫降的可能。 同时,飞行距离越远,无人机回传的相对高度,离用户主观认知的高度偏移越大。飞离一公里以后显示的相对高度8米,由于地势和气压落差,有可能无人机真实离地不到5米。 这点也是消费者在发生返航未果后,用相对返航高度去比较返航路径上最高建筑物设计高度的谬误之一。设定50米的相对返航高度,撞上设计高度只有43米的楼,就这么来的。 长距离(超出目视),低高度飞行极易造成遥控信号丢失,应当谨慎操作。 (延伸阅读:《消费级无人机-我的高度你不懂》



(返航避障目前仅在DJI Phantom4,Mavic系列提供视觉避障,且返航避障并未在消费级无人机行业普及,因此不作为必要主要部件列入。不过接下来的内容会提到返航避障变量。)

4、电量=电压计或=(电压计+库仑计):决定飞行器相对可续航时间。 LOW货呢,就一个电压,返航余量自己掰指头算吧。良心点的产品采用库仑计计算有效电量,更智能的电量计算则还需考虑温度、高度、距离、电流开销等参数。 电量就不用多说,你总不能指望消耗80%的电量飞机飞到5KM外,剩下20%还能飞回去吧。

更何况因为锂电池的物理特性,通过参数运算得到的续航时间也只是相对值参考值。即使剩余电量充足,只要电池电芯触发低压保护,一样只能迫降。

当卫星、指南针、高度、电量四员大将都精神抖擞,一键返航的基本条件就已完备。 不过,这也只是“基本条件”,如果你认为这就是一键返航的全部,you 可就 too young too simple。

因为接下来更复杂的那部分返航条件来了。

很遗憾,当以下条件满足或被触发,你的无人机也有极高概率回不来。

难度系数 0:非满电飞行或低温飞行,电压瞬间跌落。由于电池长时间存放产生虚电,再加上新手急于尝鲜,电池往往开箱未充电就飞。


如果能看下说明书,这些事故都可以避免的。



难度系数 1:触发返航后又操作油门杆,可能中断无人机爬升预订返航高度,返航过程发生撞击。


难度系数 2:根据飞行器智能电量算法或低压阈值,无人机可能未达返航点既强行降落。(所以说飞手最忌贪飞和飞远)设定返航高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越可能更早触发智能电量计算的强行降落阈值。 有时甚至会发生已目视到飞机(还有一百多米的距离),高度300米,剩余电量也还有23%,但是智能电量判定执行迫降的情况发生,而实际剩余电量,手控是可以安全飞回返航点。 所以如无人机返航至遥控器可连接范围内,应尽量手动接管返航,尤其在电量不多时。 因厂家的设计原则是优先保全飞行器,而不是尽可能返回返航点。

难度系数 3:返航高度设定不足又夜间飞行,导致视觉避障失效。又或强逆光飞行导致视觉避障异常而不断爬升。 如无人机还在遥控器可连接范围内,应手动关掉避障。

难度系数 4:返航路径遭遇大逆风,耗尽电量迫降飞丢。(海面、山间尤甚) 从DJI MAVIC开始,DJI GO 4为用户提供了APP界面大风告警功能,其他产品则需要通过姿态球,最大航速进行估算。 遭遇大风应优先减低一定高度,在必要时切换姿态或运动模式,尝试全速返航。



难度系数 5:返航途中遭遇其他飞行物。(风筝、鸟类)

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一键返航”简单么。

OK,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安全返航的全部要素。

1、返航全程卫星数足够,且数据质量良好,飞机已记录返航点。 2、返航全程指南针(地磁罗盘)工作正常未受干扰。 3、返航高度设定正确且留有一定富裕。 4、返航时留有足够电量。 5、电池有充满且未低温。 6、没有误操作打断返航高度正常爬升。 7、飞行器电压及运算返航电量够用。 8、依赖避障时,需要环境允许。 9、返航朝向未遭遇大逆风。 10、空中未遭遇其他飞行物。

一键返航,还真就这么不简单。

发布于 2017-05-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