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这位皇帝一生只做过两件值得称道的事,有一件他坚持了一生

 江山携手 2019-06-23

文/盛志远

乾隆六十年(1796年),清高宗弘历将帝位禅让于其十五阿哥颙琰,也就是嘉庆皇帝。乾隆虽为太上皇,但实权依旧在自己的手里。登基三年的时间,嘉庆都是乖乖听话于乾隆。

1799年,乾隆驾崩,清朝已不再是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国。留给嘉庆帝的,是一个社会矛盾尖锐,民生困顿的国家。

嘉庆皇帝绝不是昏君暴君,处理朝政的勤快劲不比其祖父雍正差。他的性格特征,他死后的庙号“仁宗”说明了一切,他为人仁厚仁慈。生活作风上,嘉庆皇帝极为勤俭,衣服裤子破了,能补则补。在位二十五年中,他从未效仿其父乾隆南巡游乐,也没有举办过任何豪华的寿筵,他给大臣和百姓们留下的都是一道道去奢从简的谕旨。嘉庆的勤俭节约在历史上颇有名声,名声甚至远至国外。曾出使大清的越南使节阮成在曾感叹,嘉庆天子“勤俭见称于其人,观于宫殿之多朴陋,夫可道俭矣。”

同时,嘉庆更是一位爱民惜民的皇帝。出巡路上,一旦遇见百姓拦圣驾喊冤,他一定会停下,仔细地询问,要求有关官员必须明查。他说,老百姓连圣驾都敢拦,一定是有比较大的冤屈无法申诉,哪怕我如何劳累也要及时处理。西游蒙古时,嘉庆甚至亲自审问百姓的冤假错案,替老百姓做主。

可就是这么一位好皇帝,无法力挽狂澜重振大清。嘉庆在位期间,鸦片贸易额在中国连年上升,发生了危及清朝政权的白莲教起义,许多社会矛盾依旧没有解决。嘉庆死后,迎来的是一个令先祖耻辱的道咸哀世。嘉庆皇帝,仍旧被僵化的封建体制蒙蔽和束缚,他没有一双可以发现问题的眼睛和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如果是一个盛世中间的小插曲,也许嘉庆皇帝称得上雄才大略。可惜,当时的清朝,是需要一位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伟大人物,而处此地位的,却是一个嘉庆这样的平平庸庸的老好人。

嘉庆这辈子,只有一件事,是可以令他骄傲一生。那就是除掉巨贪和珅。这件事,也是嘉庆留给后人为数不多的印象。

早在乾隆期间,嘉庆就对和珅有所不满,可是和珅是皇阿玛的当红宠臣,想打倒他,谈个何容易。但在嘉庆心里,已经在一步步计划着除掉和珅的计划。

第一步,欲情故纵。乾隆做太上皇期间,嘉庆对和珅很是友好,对心腹和其他大臣说,“和珅是太上皇的宠臣,办事效率又高,将来我一定要重用他。”其实这是嘉庆要麻痹和珅的一个计谋。

第二步,调虎离山。乾隆死后,嘉庆皇帝下令,和珅是先帝曾经最为看重的人,由他负责守丧,在先帝下葬之前,必须守在乾清宫的灵堂上。其实,这是嘉庆在软禁和珅,即使你作为军机大臣,步兵统领,可是你没办法和外面联系,这样和珅就调不了一兵一卒。第三步,突击抓拿。乾隆皇帝的丧事还没办完,嘉庆就令卫军直接拿下和珅,打他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嘉庆凭借除掉和珅的这一功绩,给后世又留下个好名声,当时还有这么一句家喻户晓的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