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我省发布了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发布,其中对录取时间安排、志愿设置、志愿填报要求、录取原则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今年高考录取也略有调整,主要是把艺术类本科普通批划分为了本科批A段和本科批B段,增加了委培师范生和公费专科医学生招生,体育类本科普通批增加了一次征集志愿机会。根据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最多可以修改2次志愿信息,并以最后一次填报提交信息为准。 根据以往经验6月24日就可以查询高考成绩了,而录取工作意见是高考录取的依据,考生和家长要充分了解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学校,更可能被心仪的高校录取。 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一起学习今年高考录取意见。 填报时间 七次志愿填报的机会,每一次都至关重要
录取时间 录取还是设置五个批次 艺术类本科首设AB段 录取工作分5个批次进行,依次为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专科(高职)提前批、专科(高职)普通批。自7月2日开始,至8月14日结束。批次设置跟时间跨度跟去年一样,但有细微调整。 (一)本科提前批 1.招收飞行学员的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录取时间:7月2日—13日。 2.部分艺术类高校及专业(含山东省属高校招收公费艺术类专业师范生,以下简称省属公费艺术师范生);市级政府委托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以下简称委培师范生)。录取时间:7月2日—13日。 3.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2日—8日。 4.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选报的本科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2日—13日。 5.部分文理类高校及专业,包括军事、公安、航海类高校及专业;招收公费师范生的师范类专业(含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山东省属高校,山东省属高校招收公费师范生以下简称省属公费师范生);山东省属高校招收公费医学生高校及专业(以下简称省属公费医学生);山东省属高校招收公费农科生高校及专业(以下简称省属公费农科生);委培师范生高校及专业;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及专业;部分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其他提前批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8日—13日。 6.山东省属高校招收公费体育专业师范生(以下简称省属公费体育师范生);市级委托培养体育师范生招生专业。录取时间:7月2日—13日。(这里面的委培师范生是今年新增加的,它跟公费师范生不太一样,不免学费,需要提前面试,志愿设置也不一样,今年仅有滨州和泰安两地试点) (二)自主招生批 包括教育部实施的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高校专项计划)和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的高校及专业。 1.高校专项计划录取时间:7月16日。 2.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录取时间:7月17日。 (三)本科普通批 本科普通批录取时间跨度最长,从7月14日持续到8月1日,比去年缩短了一天。 1.未列入本科提前批的文理类本科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18日—8月1日。 2.未列入本科提前批的艺术类本科高校及专业。 (1)本科批A段,包括除本科提前批和统考类别(即美术类、文学编导类)使用校考成绩的高校相关专业之外的所有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14日—27日;(看着有点绕,后面有具体内容) (2)本科批B段,为统考类别(即美术类、文学编导类)使用校考成绩的高校相关专业,录取时间:7月28日—8月1日。 3.体育本科专业。录取时间:7月14日—7月27日。 4.春季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及专业。录取时间:7月18日—8月1日。 (四)专科(高职)提前批 包括直招士官生招生高校及专业;飞行技术专科专业。录取时间:8月4日—5日。 (五)专科(高职)普通批 包括专科(高职)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公费专科医学生和未列入专科(高职)提前批的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专科(高职)高校及专业。(今年新增了公费专科医学生招生) 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录取时间:8月6日; 公费专科医学生计划录取时间:8月6日—12日; 其他专科(高职)高校录取时间:8月7日—14日。 志愿设置 ■普通文理类 本科普通批有3次填报机会 专科普通批新增公费专科医学生 高考志愿的填报需要充分了解志愿设置的情况,接下来记者按照类别为考生逐一梳理。普通文理类方面,本科提前批设置首次填报志愿(以下简称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设1个高校志愿。除省属公费师范生、省属公费医学生、省属公费农科生外的每个高校志愿均设置6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省属公费师范生、省属公费医学生、省属公费农科生分别设置1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可以调剂到报考高校的任何专业及其就业市方向。(这里去年是17个专业志愿,年调整为了16个,主要跟行政区划调整有关系,莱芜划入济南)委培师范生单设投档单位,“院校+就业市方向”为1个独立的高校志愿,高校志愿内可填报6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省属公费师范生、省属公费医学生、省属公费农科生、委培师范生均设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服从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调剂高校的任何专业及其就业市方向,其中委培师范生在面试合格市所列计划内调剂;其他高校服从调剂志愿设军事、公安、其他3类调剂。 自主招生批设置高校专项计划和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2类志愿,每类志愿均设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考生所报志愿必须与取得高校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资格的高校一致。取得高校专项计划和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两类资格的考生可同时填报此两类志愿。 本科普通批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首次志愿和第一次征集志愿可分别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0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其中,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单独设立投档单位,作为12个高校志愿(第二次征集为10个)的组成部分一并填报。高校服从调剂志愿设置地方农村专项计划高校、非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公办高校(公办高校校企合作与服务外包计划包含在内,下同)、其他高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下同)3类调剂。 专科(高职)提前批填报1次志愿,设置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填报直招士官生志愿的考生可填报直招士官生高校调剂志愿。 专科(高职)普通批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均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单设投档单位,填报1次志愿,设置12个高校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12个高校志愿为平行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均设置6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高职院校专项计划不设征集志愿,报考高职院校专项计划的考生可同时填报专科(高职)其他计划志愿。公费专科医学生单独设立投档单位,“院校+就业市方向”即为1个高校志愿。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均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服从高校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调剂高校的任何专业和就业市方向。报考公费专科医学生的考生可同时填报专科(高职)其他计划志愿,不能兼报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 ■艺术类 艺术类本科首次设AB段 A段志愿设置分两种情况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置首次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除省属公费艺术师范生外的每个高校志愿均设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省属公费艺术师范生志愿设置1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可以调剂到报考高校的相关专业及其就业市方向。市级委托培养艺术师范生招生,单设投档单位,“招生高校+就业市方向”为一个独立的高校志愿,高校志愿内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今年艺术类本科批首次划分为A段和B段,对去年统考批和校考批细化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适应今年众多高校实行联考的形势。具体来看,艺术类本科批A段包括两部分,其中美术类、文学编导类使用统考成绩的高校及专业、非统考类别使用联考成绩的高校及专业,实行平行志愿,均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和专业类别内高校服从调剂志愿,专业类别内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第一次征集志愿均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填报10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非统考专业类别使用校考成绩的高校及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首次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填报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本科批B段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填报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专科(高职)普通批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专业类别内高校服从调剂志愿,专业类别内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除使用本校校考成绩的高校及专业外,其他高校及专业(包含统考专业和认可其他本科院校校考成绩的专业)的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均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美术类、文学编导类统考专业不能与其他非统考专业混报。艺术类使用本校校考成绩的高校和专业实行单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使用本校校考成绩的高校志愿不能与其他高校的志愿兼报。 ■体育类 两类考生提前批录取 普通批增加一次征集志愿 体育类本科提前批中,省属公费体育师范生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志愿设置情况与省属公费师范生一样。市级委托培养体育师范生招生,单设投档单位,“招生高校+就业市方向”为一个独立的高校志愿,高校志愿内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本科普通批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首次志愿和第一次征集志愿均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填报10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今年体育类本科普通批比去年增加了一次征集志愿的机会) 专科(高职)普通批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填报12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高水平运动员单设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只能填报取得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合格资格的高校,同时取得多个高校资格的也只能填报1个高校志愿。参加招生院校文化单独考试且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合格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单独办理录取手续,不需要再填报高水平运动员志愿。 ■春季高考 本科普通批设置12个高校志愿 根据要求,春季高考考生志愿填报的专业类别须与考生报名和考试的专业类别一致。技能拔尖人才选报的本科高校及专业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设置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本科普通批设置首次志愿、2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2次征集志愿均为专业类别内平行志愿模式,首次志愿和第1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第2次征集志愿可填报10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专科(高职)普通批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高校服从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为专业类别内平行志愿模式,每次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4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技能拔尖人才未达到本科控制分数线的可以填报专科(高职)普通批志愿。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志愿单设投档单位,填报1次志愿,志愿设置为专业类别内平行志愿模式,可填报12个高校志愿和高校服从调剂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均设置4个专业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高职院校专项计划不设征集志愿。报考高职院校专项计划的考生可同时填报其他计划志愿。 分数线划定 ■文理类 本科普通批分两次划定分数线 按照我省往年情况,会按照类别划分出多条分数线,那么这些分数线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呢?根据要求,普通文理类本科提前批不单独划线,所有高校录取线不低于首次划定的本科普通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线在本科普通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由试点高校自主确定。飞行技术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由招生高校按有关规定自主划定。自主招生批高校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录取需依据高校模拟投档线和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高校模拟投档线按照本科普通批所有招生高校通过模拟投档在我省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参考往年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情况,结合今年招生实际,合理划定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 本科普通批分2次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第1次,分文理类根据招生计划数与考生成绩,按招生计划1∶1.1的比例划定;第2次,在考生填报第二次征集志愿之后,在有效生源范围内(含服从调剂考生),分文理类根据征集计划数与考生成绩,按招生计划1∶1的比例划定。不过按照往年经验,两条分数线基本上是一样的。 专科(高职)提前批中直招士官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招收定向培养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划定,飞行技术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由招生高校按有关规定自主划定。专科(高职)普通批中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考生成绩单独划定,其他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生源及招生计划数一次性划定。 ■艺体类 部分高校自主划定分数线 体育本科线按计划1∶1.4比例确定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上海戏剧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除外)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执行的高校和专业可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专业本科文化和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上海戏剧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除外)包括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 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执行的高校和专业(中央民族大学除外)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仅限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像、录音艺术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内蒙古大学(仅限音乐表演、表演、音乐学3个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艺术本科专业)、浙江理工大学(仅限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4个本科专业)、北京印刷学院(仅限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绘画4个本科专业)、苏州大学(仅限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4个本科专业)、浙江音乐学院(仅限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等8个本科专业)、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仅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个本科专业)。以上名单若有变动,以教育部今年公布的最新名单为准。 其他艺术类本科高校艺术文、艺术理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我省首次划定的文、理类本科普通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 艺术类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我省普通文理类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体育专业本科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体育专业合格生源范围内,按招生计划1∶1.4的比例确定;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我省普通类理科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春季高考 本科线按计划1∶1.1比例划定 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选报的本科高校及专业,在符合条件的生源范围内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招生计划单独划定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本科普通批分2次划定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第1次,分专业类别根据招生计划数与考生成绩,按招生计划1∶1.1的比例划定;第2次,在考生填报第二次征集志愿之后,在有效生源范围内(含服从调剂考生),分专业类别根据征集计划数与考生成绩,按招生计划1∶1的比例划定。 专科(高职)批分专业类别根据招生计划数与考生成绩,在有效生源范围内按招生计划1∶1.3的比例一次性划定;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根据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考生成绩单独划定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技能拔尖人才未达到本科线考生可填报专科志愿并录取。 今天高考志愿填报的内容,先看到这里,具体的投档办法,录取程序等内容,咱们后面有机会再具体说,第二条微信将会推送今年高考录取进程表,请考生收藏好。 6月24日下午,省教育厅将举办今年高考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届时将会公布今年自招线、本科线等多条分数线,家长考生及时关注教育范,了解最新动向。 今年我省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前公布 根据以往经验6月24日下午就可以查询 为方便考生及时查询到成绩, 将使用网上查询和短信推送两种方式公布。 |
|
来自: 西北望msm66g9f >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