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域天山北路爆发的天花,切断了准噶尔人的复国进程

 昵称55301288 2019-06-23

1756年在西域天山北路爆发的天花,切断了准噶尔人的复国进程。

乾隆十年(1745年)雄踞蒙古高原西部的准噶尔蒙古领袖噶尔丹策零去世,内部陷入混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政争中失势的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逃亡到清朝。乾隆帝在热河接见了此人,随后力排众议,决定次年乘虚出兵西域,解决雍正后期和通淖尔战败之后清准相持的局面,翦除漠西蒙古这一清朝最大的军事对手。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由阿睦尔撒纳引导,清军大举西征,所向披靡,很快便攻入天山北路腹心地带,将当时的准部领袖达瓦齐俘获。

但阿睦尔撒纳另有野心。此次战事之中,他率部先行,一路一直以准噶尔的新领袖自居,对厄鲁特各部发号施令,制造一种“清朝军队只是借来给他复国”的假象。战事结束后,他秘密联络尚存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当年冬起兵驱逐清朝军队,意图恢复准噶尔政权。

由于阿睦尔撒纳起事十分迅速,加上喀尔喀蒙古的额林沁多尔济亲王为之掩护,清军很快从全胜转为大败。统军将领如班第、鄂容安等均死于是役。名将兆惠当时驻军伊犁,闻变向东撤退,苦战数月,粮尽援绝,直到次年才退到巴里坤(这是清军在西域最重要的据点之一)站稳脚跟。准噶尔蒙古在北疆的统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看起来阿睦尔撒纳复国有望。

500

然而就在此时,本来很少“出痘”的北疆突然大规模爆发天花,“死者相望”,导致阿睦尔撒纳不仅无法出兵进攻巴里坤,相反,当兆惠于1756年春卷土重来时,准噶尔人也无力抵抗。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又逃入俄罗斯,未久亦死于天花。至此,雄踞蒙古高原三百年、与明清两代王朝相持的厄鲁特蒙古政权彻底被消灭,清人正式确立在西域的统治。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