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何所有,赠卿一烟雨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6-23

此时江南多雨,湿漉漉的空气,渗进了每一根发丝里,但倘若没了这连绵的梅雨,江南便不是江南了。枕河的姑苏人家,一边抱怨着,一边享受着。在雨季,梅子伴新藕,霪雨打芭蕉,最惬意的莫过于信步园林,一赏清景。

《蝶恋花》120CM X 120CM

恰逢雨连天,拜访钱兆峰的工作室,本想一窥其创作,却意外地收获了一窗美景。窗外雨声滴答剔透,太湖石灵秀飘逸,绿意恣意蔓延,为粉墙黛瓦的园林造景增添了几分声色,一切都配合的恰如其分。

2012年《惊蛰》200CM X 150CM

2012年色粉画作品《都市晨曲》176CM X 170CM

2012年油画作品《百草园》150CM X 150CM

足见,钱兆峰是喜欢园林的。这种喜欢从创作到生活,都是有延续的,没有先来后到,却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不论进行何种艺术创作,园林似乎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与你来自何方、是何理念并无关联,已然成为一种情结。但要真正表达园林,是极其困难的,至少钱兆峰是这样认为的。

2012年油画作品《晨曦》150CM X 130CM

2013年《大梦敦煌》300CM X 190CM

钱兆峰对于园林的认知源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也源于一步步躬身的丈量,前者知过往,后者晓当下。园林中的一山一景,一池一树,随即化为一个个符号,渗进了他的画中。欣赏钱兆峰的油画,总感觉氤氲着江南的水汽,湿漉漉的,透着诗意,让人好生欢喜。最初的时候,园林仅是他画中映衬的背景,久而久之,前景中细腻的虫鸟逐渐隐去,园林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主体,或仍将延续……

2016年油画作品《清氲》195CM X 155CM

2018年《静谧》120CM X 120CM

与钱兆峰交谈之中,便可发现,他是极其矛盾的。工作室是极其古朴的调性,砖雕、碑拓、赏石等极为雅致,而家中又是极为当代的风格,极简、撞色、设计感强……其绘画亦是如此,西画的用笔构图,水墨的神韵气质,相映对比,虚实相合。远看是恣意挥洒的抽象写意,近观是极致细腻的真实刻画。如此纠结、对立的表达,却意外地和谐,丝毫不突兀,给人以视觉美感。

2018年《忆江南》210CM X 155CM

2018年《幽居》200CM X 150CM

倘或你真正感受过钱兆峰的园林,会有许多意外之喜。譬如那抹绿色,不正是湿漉空气中散发的青苔气味,清新而自然;譬如那处斑驳,不正是建筑墙体上岁月留下的痕迹,诉说着以往的秘密。斑驳的墙体、浸染的油渍、枯木的纹理……他偏爱这样的肌理效果,并融入画中。钱兆峰留给我们的园林景象,不仅限于亭台楼榭,曲水回廊,更多的是他对于园林的情感,是碎片化的,是不完整的,是混沌的,是可探究的……

2017年《江南凝翠》270CM X 170CM

诚如你所见,钱兆峰的油画是有传统文化的基础的。春来江水绿如蓝,由此便奠定了《江南凝翠》的主色调——蓝色。纵横的、交错的、暗哑的、朦胧的笔触烘托着湖边一亭,那分明就是远山近水皆有情的沧浪亭呀!这件历时一年多完成的作品最终入选 “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2017)”,并获颜文樑艺术奖。

2013年《园林四季》35CM X 35CM X 4

(向右滑动查看)

熟知钱兆峰的人都知道他画画极慢,但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一年画两张大画的目标。大画的定义不仅体现在尺幅上,更体现在心思上。当然,在动静得宜的工作室内,看着窗外的园林小景,喫茶、谈天、作画……均是一种享受。

钱兆峰:1981年生于江苏连云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油画学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苏州市吴江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