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之间。近年来,伴随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需求的提升,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设计现状空间建模是设计前期必备的环节,如何快速生成现状空间模型,就是本期的重点,快来看看吧! 01 总体思路 总体城市设计的现状模型要素一般包含建筑、道路和自然山水条件。基于GIS的模型构建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 (1)CAD数据分层导入GIS (2)层数信息关联建筑要素 (3)总体城市设计现状模型三维可视化 完成这三步,你就可以快速构建总体城市设计模型! 02 操作流程 1.1 CAD数据分层导入GIS 规划现状的CAD测绘文件一般都会包含建筑(含层数标注)、道路、地形、水系等基础图层,需要对图层进行整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层数标注文字必须放置在每栋建筑内部(后面解释),如图2。 1 现状测绘CAD文件(图层已经过整理) 2 现状测绘CAD文件放大(图层已经过整理) 紧接着,将现状要素分图层导入ArcGIS平台(建筑、水系等为面要素,地形等高线、道路等为线要素),通过地形分析工具TIN生成现状高程,综合以上要素得到总体城市设计现状要素”一张图”。 3 基于GIS的总体城市设计现状要素”一张图” 1.2 层数信息关联建筑要素 在此基础上,通过属性表的“连接”工具,就可以将“层数”信息附着到每栋建筑要素上。前面提到了CAD文件中要保证“层数”放置于“建筑”内部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以来相当于在GIS中给每栋建筑添加了“层数”信息。结合GIS强大的可视化功能,我们就可以自动生成建筑模型(附带建筑层数信息的”一张图“)。 4 建筑要素与其对应”层数“的关联 5 附带建筑层数信息的”一张图“ 1.3 总体城市设计现状模型三维可视化 将以上现状要素分别导入ArcScene,对其进行三维可视化。首先,对地形高程图层双击,在”基本高度“的图层属性中选择”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即选择了对”高程“本身高度属性进行三维可视化,一键得到立体效果。 6 基于ArcScene的现状基础地形三维可视化 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建筑、道路、水系要素等同样选取”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自定义表面选择高程要素),同时选择“没有基于要素的高度”。这一步可以理解为将每个要素直接对位到其现场真实场景中所处的高程位置,由此得到全要素三维效果。 7 全要素三维可视化(建筑尚未立起来) 最后,是将所有建筑立起来!双击建筑图层,在“拉伸”菜单中勾选拉升图层中要素,设置表达式为 [层数]*3.3 ,即按照3.3米的平均建筑层高,对所有建筑按照其实际建筑高度一次拉升。点击确定,一步实现对所有建筑的拉升。 是的,你没有看错,只需要点击确定,ArcScene就可以瞬间将所有建筑立起来! 这一点让Sketchup实在望尘莫及 8 总体城市设计三维动态可视化 03 下期预告 【技术干货】 “空间连接” 的魅力,带你感受不一样的控规 如果你是数据小白,请加入我们,本站将持续推送新数据环境下的规划应用干货;如果你已经是数据达人,也请加入我们,共同进步。(本站适用于城市规划、建筑、景观、房地产及地理学等相关行业) ▲ 请点击上方投票按钮参与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