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津先生之后无马派 是师父不教吗 非也 是弟子们没有珍惜好机会

 摄影佬 2019-06-23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上小学就要争取进入重点校,有需求就有商机,由此诞生了一个全球独有的名词:学区房,这也算是房地产业为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添砖加瓦吧。据传北京西城区一间9平米隶属重点学校的“学区房”卖出了400多万的天价。就算一种附加投资吧,反正也不是用来住的,孩子毕业后甚至入学后即出手,说不定还能赚一笔,按这个价格算,一个北京西城区能买下整个非洲

非洲除了金字塔好像就没有精装修的房子了。

“学区房”体现的是学习基础层次高低的重要性。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讲的是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似乎忘了一句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用哲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内因、外因”关系的“对立统一规律”。古时一个私塾先生,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三、百、千”的启蒙教材,有的学生状元及第,有的学生名落孙山,天赋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学习态度。

联想当今京剧的滑坡,其实说到底是京剧演员水平的滑坡,出不来成大器的人才,这里面有各方面的原因:

1:师资力量水平的问题

过去戏班教学者多是满腹经纶,肚子里有真东西,但陷于自身条件难以在舞台上展现。如余派名家王少楼,中年嗓子败了以后转至幕后,张学津、李崇善的余派基础完全是得益于王先生的教导,也为他们日后的马、谭打下了“韵味”的基础。另一位余派教育家刘盛通先生,说起来名头不算响亮,但提起他开蒙的三个学生马长礼、李鸣盛、童祥苓几乎无人不知。同样的高庆奎也是后期课徒为生。提起张派的雷英、赵秀君虽是张君秋先生晚年亲自授艺,但她们的基础都是学自59年拜师张先生的李近秋老师。没有扎实、优秀的底子,张先生会收她们吗?

2:有教学手段的原因

人都是有惰性的。常香玉大师的父亲就遵从一句信条:戏是懒虫,不打不成。常香玉的巨大的艺术成就与此不无关系。天津京剧名家董文华,就是梅派青衣董圆圆的父亲,拜在李少春、李万春两位大师门下,唱、念、做、打无一不好,长靠、短打无一不精,猴戏、红生无一不佳,十几岁挑班主演,不仅要负担全家的生活,还要保证几十号底包演员的收入。据董先生自己回忆当初学艺经过,老师讲解示范后,让他演练,刚一起始,“啪”,老师一个大嘴巴打过来,“不对,重来”,第二遍又是一个嘴巴,“重来”,第三遍过后,老师问他:“这回对了吗”?董文华不敢直接回答,战战兢兢地说:“不知道”。“啪”,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记住,这回对了”。

对了,没有鼓励,依旧是挨打。不能说这种教学方法就好、就对,不过对强化记忆确有很大帮助。

以上是京剧后备人才凋零的外因,最重要的是学员、演员内因,外因毕竟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小学员年幼贪玩尚能理解,那些成年演员、甚至小有名气的,有缘拜在名师门下,又是怎样的学习态度呢?看了几张照片,深有感触,也就明白了在没有糊口压力、缺少棍棒教育下,人的惰性是那样的强大。

(马连良与张学津)

这张张学津向马先生请教的照片,记下来张学津满脸的虔诚和学艺孜孜以求的渴望。再看看学津先生弟子“朱三官”,1987年即拜在张学津门下,至2012年张先生逝世,25年间学得张学津先生多少本领?

为什么?这几张照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教与学,谁更投入?)

年老多病的张先生全情投入的为“朱三官”一招一式的做示范,表情投入、双眼有神、浑身是戏,再看学艺的“朱三官”,身体明显的松松垮垮,肩、肘、颈全不到位,面部表情僵硬呆板,很明显的没入戏。即使向另一位马派名家迟金声先生请教,时年96岁高龄的迟先生依然是动作、表情到位,再看“朱三官”还是一如既往应付差事。

(迟金声先生。教与学,谁更到位?)

张先生另一位高足杜教授,2011年拜师,而张先生是2012年去世的,拜师之时,张先生的身体早已无法承受过量的运动,但还是坚持身体力行,从举手投足细节处对杜教授加以规范,教授一旁则是轻描淡写的满脸轻松。这就不难解释直至张先生病逝,杜教授还不会念《甘露寺》乔玄的几句“报家门”了。张先生还能支撑时教你你不认真学,张先生奄奄一息了教授的学习热情才来。

(张先生传艺杜教授)

(张先生与杜教授)

为什么张先生先生之后马派在老生界地位迅速下降,不是老师不够优秀,不是老师保守不教,完全是徒弟们不争气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只能学到皮毛,舞台上没有神韵、没有人物、不挂味、不入戏也就顺理成章了。刻意模仿的“老头步”,全无马派的飘逸、潇洒,成了虚浮飘拙、左摇右晃、站没站相的“扳不倒骑兔子-----没个稳当劲儿”。

(看看孟广禄学艺的态度)

勤能补拙,学艺来不得半点懈怠,再好的天赋功夫下不到也难成大器。再看一张照片,也就明白了天赋一般的孟广禄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裘派领军人物了。

明扬51,原创首发,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