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再创记录的一年 更低的成本,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2017-6-7 新增电力容量创下161 GW的新记录,投资下降23%(2416亿美元) ![]() REN21今日发布《2017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GSR),此年度报告针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作出了最全面的梳理。 201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增容量再创新高,达到161 吉瓦(GW)。全球累计装机近2017GW,较2015年增幅约9%。其中,太阳能光伏在年新增电力容量中占比最高,约为47%,其次为风电,比重34%,水电占比为15.5%。 可再生能源正成为最具成本优势的选择。根据丹麦、埃及、印度、墨西哥、秘鲁和阿联酋几国的最新交易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已降至每度电0.05美元甚至更低,较同一国化石能源发电和核电的等效成本更为低廉。在德国,最新的2个海上风电招标项目获得者的收益也全部来自批发电价,而非政府支持,这同样表明可再生能源可成为最低成本的选择。 对“基本负荷”的固有需求是个神话。即便没有化石能源与核能的“基本负荷”,只要电力系统足够灵活,也可实现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通过电网联通、部门耦合,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持,如ICT、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和热泵。这种灵活性不仅能够平衡波动性电源,同时也优化了电力系统,并将毫无疑问地帮助降低整体发电成本。因此,成功处理发电峰值临近或超过100%的发电量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国家数量正不断上升。2016年,丹麦和德国就成功地处理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时比例分别为140%和86.3%时的情况。 在全球经济实现3%的增长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来自化石能源和工业的能源相关碳排放连续三年保持稳定。这首要归因于煤炭用量的下降,同时也受益于可再生能源容量的增加和能源效率的提升。 其他一些积极的趋势包括: 储能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性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为电力系统提供额外的灵活性。2016年,约有0.8GW的新增先进储能装置投入运营,使年终总容量达到约6.4GW。 微网和独立系统的市场发展迅速,随收随附制(Pay-As-You-Go,PAYG)这一受移动技术支持的商业模式也得到迅速扩张。2012年对PAYG类太阳能公司的投资仅为3百万美金,但到2016年底前,相关投资额已从2015年的1.58亿美金跃升至2.23亿美金。 REN21董事Arthouros Zervos认为:“全球每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增装机超出了所有化石能源年新增装机的总和。2017年GSR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整体的、系统的方法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应成为准则而非特殊情况。随着可再生能源份额的不断提升,我们将不仅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同时也需要一整套全面工具,包括互联互通的综合性输配电网、平衡供需的举措、部门耦合(例如电力和交通网络的整合),以及一系列支持技术的推广。” 但是,能源转型的发展速度距离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而言仍旧缓慢。 投资下降。尽管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燃料容量新增投资约等于化石能源投资的两倍,2016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容量投资较2015年仍下降23%。在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为1166亿美元,较上一年下跌30%,发达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下降14%,总额为1250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流向仍为风能和太阳能光伏,但是,如果希望达成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所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都还需进一步发展。 交通、供热和制冷领域持续落后于电力部门。由于供热和制冷市场具有独立性和分散性的天然属性,相关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仍面临挑战。交通领域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脱碳还未得到慎重对待,或被视为优先考虑。除了电动汽车销售量的显著提升——这主要是由于电池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还需更多行动以保证足够的基础设施到位,并且确保它们是由可再生能源电力驱动。然而,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运输和航天领域,这主要是由于政策或颠覆性商业创新还未对相关解决方案的发展形成足够的激励。 对化石能源的补贴继续阻碍着进步。从全球来看,对化石能源和核电领域的补贴仍远远超过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补贴。截止2016年底,全球有50多个国家承诺逐步取消化石能源补贴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这还远远不够。2014年,化石能源补贴与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比例为4:1,这就意味着,每给予可再生能源1美元,政府就在化石能源领域付出4美元,从而加重了对其的依赖。 |
|
来自: web3佬总图书馆 > 《GEC环保创业币:虚拟数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