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更像诗,是抽象化的,不具体的,甚...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19-06-23
中国哲学更像诗,是抽象化的,不具体的,甚至是不能言的,比如佛家说的“一说就错”,搞到最后,连科学是个什么东东都“不存在”了。

实际上,这是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及文化)僵化,牢牢的禁锢了人们的大脑,虽然也不乏祖冲之,张衡等国产科学家,但那就像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拿了奥数冠军一样,只是光耀门楣罢了,而无一点科学实用价值。

亦或是体制内的那些“博士”们,然并无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混饭吃”的高级职业。再不就是演变为大佬们嘴里的“成功学”。

当然,我们还有王阳明,胡适之这样的国学大师,但到底还是拘泥于著书立说、自成一家罢了。但即使如此,世人怕更多的还是去读曾国藩。

而西方哲学虽更加注重实用,能够把一切物质从光年精确到纳米,哲学(科学)殉道者也在不停的捍卫属于自己的堡垒,但是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思想和先进技术革命的同时,也更加加速了不同的历史文明在各个阶段的毁灭和消亡。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或许不仅仅是东西方哲学的界限,也许更是中国哲学对于个人,对于世界的两极看法。

入世还是出世,或许也不仅仅是中国哲学核心——中庸思想的临界点。那么,哲学究竟有什么意义?思考它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借用李小龙截拳道的核心思想以表达之: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这或许是一代功夫大师在大学读完哲学学科以后,并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他的(中国化的)武学思想(文化)并获得成功,才最终得到的“秘籍”。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参悟、思索吗?

换言之,中国思想文化的实用性(非现实主义,有区别)怕也只在李小龙时代,从未有过如此光芒万丈的时刻。

说到参悟,当属中国哲学最有力的一个方向:禅宗。禅宗从佛教演变而来,堪称最具中国化的一门哲学(落地)。在达与穷之间始终徘徊,名曰:修行。

当代很多的鸡汤书、伪电影、所谓新国学、佛系等等都可谓是禅宗衍伸出来的文化快餐。

不管是成功人士还是蓝领工薪都很感冒,这是当下哲学竟也走向娱乐化,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们在膨胀了自我或者根本找不到自我的情况下的全民意淫。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全文完。

—— 张锋《谈谈哲学》第3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