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大普奔|常秋月——童(芷苓)派铁镜公主正式上线

 cxag 2019-06-23

纪念童派童芷苓先生专场演出


《四郎探母》

正式开票

演出时间:8月4日  19:30

演出地点:长安大戏院

购票请戳文末“阅读原文”

童芷苓先生《四郎探母》照

        童芷苓先生作为童派的创始人,唱腔以“荀派”的爽朗俏丽为基础,揉和“梅派”的典雅华贵及“程派”的含蓄委婉,有“荀戏梅唱”、“梅戏荀化”的童芷苓现象之称。

童芷苓先生,生前对公推的“童派”谦逊回应:“且慢称童派”,但在观众心中,童派已然根深蒂固。

        童芷苓先生代表作品有《红娘》《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武则天》《尤三姐》等。1979年6月上旬,上海京剧团编剧许铁生呼吁尽快恢复上演《四郎探母》等老戏,引起戏剧界热烈争论。为促进这场讨论,1979年6月21日,上海电视台与剧协上海分会联合组织播出苏州京剧团和上海京剧二团演出的《四郎探母·坐宫》和《恶虎村》。主演童芷苓、张文涓及小盖叫天等,这是在十年动荡之后,第一次《四郎探母·坐宫》的演出,前辈童芷苓先生重拾遗续,又以花旦演绎,始得铁镜公主回归花旦行列

        1993年10月,童芷苓先生在手术后赴台义演《四郎探母》,这也是童先生生前最后一次登台唱《四郎探母》。之后多年,童派的《四郎探母》再没登上舞台。

        一直到2010年2月28日,常秋月老师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携手奚派老生张建国老师和张建峰老师,才让童派的《四郎探母》再次登上舞台,更有著名叶派小生叶少兰先生的杨宗保,马小曼老师的萧太后倾情助演,让这场《四郎探母》的阵容更加强大,为童派的铁镜公主保驾护航。此为花旦扮演铁镜的又一次复苏。

为纪念童派创始人童芷苓先生,8月4日,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奖、央视青京赛花旦组金奖榜首获得者——著名京剧名家常秋月老师,将再度携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建峰老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再一次把童派《四郎探母》搬上舞台。

        时隔9年,常秋月老师再次带着童派《四郎探母》登上舞台,相信常秋月老师的《四郎探母》会演绎更加纯熟。虽然在2010年至今,同上海老生演员傅希如及天津京剧院王平院长有合作童派的《四郎探母·坐宫》,都是匆匆而过,没有让戏迷过足戏瘾,整本的童派《四郎探母》的演绎,这是第二次。

《四郎探母》作为童派极具意义的作品,在童芷苓先生人生重要阶段都有展现,十年动荡后首次搬上舞台,由童芷苓先生挑旦角大梁演出。在童芷苓先生在世的最后几年,也是《四郎探母》伴随童芷苓先生最后的舞台生涯。

        常秋月老师作为目前“荀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二次演绎“童派”铁镜公主,更加还原童芷苓先生的表演风格和唱腔特点,相信常秋月老师会给大家呈现一个比2010年更加让戏迷满意的“童派”的铁镜公主,这次演出也是常秋月老师向童芷苓先生的感怀与致敬。

小贴士

        京剧《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一角,现下虽多归花衫行当,实则原本即为花旦应工。

        据齐如山文章记载,“有几十年的工夫,青衣不大演闺门旦的戏,所有闺门旦的戏,都归花旦扮演;所以彼时,如果有貌美的子弟”,多习花旦。因而清代菊坛,如田桂凤、路三宝等大家宗匠,演铁镜公主均属本色当行。因后世花旦,多做优于唱,不能应付裕如,才在王瑶卿花衫勃兴的时代,改弦更张。

        舞台之上的常秋月老师,眼神流转,一颦一笑深入角色内心,能够在不经意间带走观众的眼神,让人难以转移视线。

        舞台之下,常秋月老师为人性格爽朗,处事异常低调,潜心研究京剧艺术,这样的心性同当年童芷苓先生的“且慢称童派”的谦逊是如此的相似。大概常秋月老师能够在这样有纪念意义的舞台上出演童派《四郎探母》铁镜公主一角,也是冥冥中注定的吧!

        常秋月老师以荀派艺术为基石,兼学筱派和童派的艺术,集众家艺术于一身,也是目前京剧界少有的能够称之为艺术家的演员。常秋月老师这些流派的学习也是能将本次演出圆满完成的基础,期待再次看到常秋月老师的童派铁镜公主!

——文章作者:人参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