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0万今晚焦虑的人

 peterhuang1988 2019-06-23

今年全国大概有1000万高考考生,今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接下来就要填志愿了。这事儿虽然不像高考本身那么难,但也足够焦虑的。总体来说,人一辈子要做三次重大决策,分别是填大学志愿、找工作、结婚。但通常大部分人的情况是:

填志愿的时候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找工作的时候不知道事业是什么,结婚的时候不知道婚姻是什么。

所以基本上人生过得好不好全靠蒙。那么多人写重生小说,潜台词就是如果让劳资带着记忆回去重新选一遍一定能过得好一万倍。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填志愿相当于把你手上最宝贵的资源——年轻时代最好的时光,都投资到了某个专业上。很多人说大学读什么专业不要紧反正以后可以转行,这个说法的问题就在于忽视了复利所带来的影响。

大学四年,可能还加上读研三年,万一要转行总还要一两年,加起来就是小十年时间。别人都在跑道上那么久了,你再转行,追上那些水平一般的问题不大,但想要做优秀肯定比较难了。

所以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给马上要填志愿的1000万考生及其家长提几个建议。

第一,选对行业趋势。过去20年里面,凡是从事金融、IT和互联网的都是人生赢家。哪怕是个三本甚至专科毕业的,只要最终有能力在这些行业里面立足,也都过得不错,目前最好的跑道仍然是计算机信息和金融相关专业,基本上可以无脑填。除此之外有些基础专业比方说统计、会计、法律、外语、建筑等等都是整个经济运行的基础,任何情况的社会需要都非常广泛,也可以无脑填。

第二,逆向投资。所谓逆向投资就是抄底,现在最值得抄底的专业就是医科。在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医科几乎都是录取难度最高的专业,毕业后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收入。但在目前的中国大陆,医学行业处于前所未有的低点,年轻医生的日子也比较难过,导致医科录取分数线大幅下降。原因是什么不分析了,但从长远看医生这个职业的价值必然会均值回归。而且医生是一种特别值得长线投资的职业,因为职业生涯是有积累的。

第三,专业的护城河。有些专业是有护城河的,外人不太可能转进来,典型如医学、法律、建筑。未来只有你去抢别人工作,不可能别人来抢你工作。有护城河的专业基本上都是有积累的,年纪越老越吃香,不太会产生那种中年的焦虑。

第四,学校声誉的护城河。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名校身份都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我国现在显然也在走这条路。如果以后准备在三四线城市混,这个身份可能不那么重要,但越往上这个身份越重要。举例来说,很多高大上机构只接受少数几家高校的申请,没这个身份就进不去。

第五,选对城市,能去北京上海的211,不建议去其他城市的985。城市选择上的底线也应该是所谓新一线城市。人就这一辈子,即便不喜欢大城市,至少也应该在大城市见识过以后再来说这句话。尤其对优秀女生来说,一定要去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这里才有更大可能找到你的未来婚姻对象。因为在中国的社会习俗下,女性婚姻是向上而不是向下兼容的,优秀的女生在小地方没有优势,因为人家关注的是你的生育能力,而不是你这个人本身。另外大家都知道大城市实习机会多,未来就业也好。

第六,注意专业方面的套利机会。目前许多高校转专业的条件是很宽松的,你在高考时候靠成绩进不去的专业,完全可以在进了学校以后再转进去。所以如果在学校和专业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建议打听清楚具体学校的转专业要求。如果转专业要求比较宽松的话,完全可以先选学校,进去以后再换专业。这就是套利空间。

想了想,最后还是战战兢兢加上一句话:

选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里重新定义一下什么叫做喜欢吧。比方说80%以上的男生都喜欢玩游戏,但这是作为一种娱乐的喜欢,而不是作为一种专业的喜欢。真正的职业选手,每天需要做N个小时枯燥的训练,还要绞尽脑汁构思各种战术,完全无娱乐科研。如果喜欢后者,才能算是真正的喜欢吧。

任何行业,想要做到优秀一定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举例来说,我写这个公众号,每天阅读和写作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熟悉我的兄弟都知道我是个佛系的懒货,对我为何能坚持两年多表示极其困惑。

其中的秘密就是热爱。干别的事儿我也能赚到钱,但是给你们写夜报(就是每天的这篇文章)我还能感受到快乐,我非常享受把思想变成文字再和你们分享的过程。简单来说,即便写公众号一分钱不赚我还是会写,只不过迫于生计压力不会那么勤快而已。

这种发自灵魂的热爱,才能真正创造优秀。

我猜你们都是家族里面的高学历人士,现在肯定有各种各种的人来咨询你们关于填志愿的问题。本文就只能帮你们到这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