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重庆的一个三峡移民城市,这里是长江和大宁河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极富个性的地质地貌,这里有长江三峡中最美的巫山,更有秀美盖三峡的巫山大宁河小三峡和小小三峡.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地跨长江巫峡两岸,东邻湖北巴东,南连湖北建始,西抵奉节,北依巫溪。 ![]() 巫山县一景 2019.6摄 巫山县境内有以峡谷、江河风光为代表的长江三峡;有以探险 、休闲、漂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小三峡;有曲径探幽、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山“三台八景十二峰”景点群。巫山小三峡 巫山小三峡是长江支流---大宁河在巫山县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为国家AAAAA级景区。 象鼻山 象鼻山在巫山县城东侧大宁河对岸文峰观下,粗大的“象鼻”伸入江水中,俗称江东嘴。在大宁河与长江汇合处,是江、河的“分水岭”,也是神女庙古遗址所在地。 巫山梨子坪森林公园 巫山梨子坪森林公园面积1388公顷,平均海拔1800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是镶嵌在大、小三峡之间的一颗绿色明珠。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在龙门峡西岸崖壁之上,距河面约15米处,依次排列着无数匀整、方正的石孔。栈道石孔多呈四方形,孔径20厘米见方,孔深30厘米左右,孔距130—200厘米。 大昌古镇 大昌古镇建在大宁河畔, 占地约10公顷。解放街呈“T”字形,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东西街长350米,南北街长200米。镇内建筑属砖木结构,大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浓郁的江浙风格。![]() 巫山县一景 2019.6摄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巫山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巫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 ![]() 巫山县一景 2019.6摄 巫山山脉位于川鄂交界区,北与大巴山相连,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乌云顶海拔2400米。长江由西向东横切巫山背斜,出现了百里巫峡。由于巫山是我国著名暴雨区之一,雨量多,又系石灰岩地区,在长期风雨侵蚀和河川深切之下,形成了气势峥嵘、姿态万千的座座奇峰秀峦,十二峰就是巫山峰林中引人入胜的佼佼者。 海拔 翠屏峰,740米; 飞凤峰,740米; 上升峰,780米; 聚鹤峰,820米;松峦峰,820米; 朝云峰,820米; 集仙峰,840米; 望霞峰,860米(即神女峰); 圣泉峰,870米; 净坛峰,1020米; 登龙峰,1130米。 ![]() 巫山县一景 2019.6摄 巫山十二峰除峰形秀丽多姿外,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也大大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峡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十二峰时隐时现,疑似仙境。 古文人多以十二峰名编缀成诗,现录一首: 曾步净坛访集仙, 朝云深出起云连; 上升峰顶望霞远, 月照翠屏聚鹤还。 才睹登龙腾汉宇, 遥望飞凤弄晴川; 两岸不住松峦啸, 断是呼朋饮圣泉。 巫山十二峰是巫峡当中最著名的景点。 十二峰中最为美丽动人的是神女峰、有关仙女瑶姬的为民除害、协助大禹治水、 并化做神女峰石,永保三峡航路平安的传说,更使神女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巫山县一景 2019.6摄 ![]() 巫山县一景 巫峡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巫峡峡长千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如一条美不胜收千奇百怪的画廊。 群峰如屏,船行峡中,时而大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巫峡又如一条迂回曲折的过道。巫峡两岸群峰,它们各具特色。“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古往今来的游人没有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吸引、陶醉的。 ![]() 巫山县一景 2019.6摄 2019.6.24
|
|
来自: 青松he > 《 谈古论今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