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砺炼生命 2019-06-24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中,闫妮饰演的赵胜男在参加完女儿的家长会后,对女儿说了这样一番话:

三门不及格,理化生全班倒数第一,你妈的老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你看看你都跟什么人是好朋友?你怎么不跟别人成绩好的人交流呢?


你后面就坐着状元,这多好的机会呀!你有什么不懂的不会的,下了课你可以跟人家交流交流。


人家第二十名,你也敢跟别人一起玩,你想想你的排名,你好意思跟人家玩吗?你跟人家玩得起吗?


林妙妙,你笨吗?你心眼灵得很,为什么偏偏学习差呢?


因为你懒,你不刻苦,你不专心。


你课桌上,课本上,画的那些画啊,你把那些东西搞得再好有什么用啊?人家不考。


下个礼拜,你把那个广播站给我退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把学习成绩给我搞上去。学生以学习为主,兼学别样。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其实这段话正反映出了现在家长的一种教育焦虑。

你指望孩子自律,把他管得精确到每分每秒,那么你觉得他将来一旦离开了你,能够自我放飞的时候,他还会自律吗?

他根本不会,他要尽情享受自由。

我们习惯了逼孩子去朝着我们认为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是真的为了孩子好,但与此同时却忘记了孩子所期望的快乐原本是什么模样。

为人父母,我们都了解,喜易怕难是天性;也明白,强者谈坚持,弱者谈喜欢,孩子不愿意学,不能放任要逼一把。

只是,知道逼孩子是本能,懂得如何“逼”才是本事。

聪明的父母,懂得引导孩子,把“要我学”逼成“我要学”。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逼”孩子要学会让他化爱好为技能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有人说,有远见的父母,都有点狠心,会逼孩子。

但只是逼孩子努力,远远不够,跟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热情。真正聪明的家长,懂得如何“逼”孩子培养特长。

周末,朋友来家里做客,赶巧遇上儿子练琴的时间。

坐在钢琴前的儿子一脸不情愿,一首简短的曲子还未弹完,就开始找各种借口逃避练习。

这是他惯用的伎俩,当然我不会吃这一套。

在我强硬的态度下,儿子又哭又闹,最终还是坐回了琴凳上,眼中含泪练习今天的曲目。

朋友看不下去了,建议我别逼孩子,应该选一件他喜欢的事情让他做,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我想说的是,这种鸡汤并不适合成年人,更不适合孩子。

让孩子练习钢琴并不是我的意愿,而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从一开始的认真、热情,到两个星期后的抗拒,孩子对钢琴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兴趣。所以才会出现我“逼迫孩子”的一幕。

喜欢是人的本能,但同时,喜新厌旧也是人的本能。

如果父母一味纵容孩子的“喜欢”,任由孩子在本能中成长,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喜欢是人的本能,但是本能不是技能,为人父母,不应是纵容孩子的本能,而是应该想着如何将本能变成孩子的技能。

让孩子拥有至少一种特长,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件好事。

他会变得多才多艺,在竞争中比他人有优势。

他会变得更有毅力,不容易受挫或轻言放弃。

他会从中找到快乐,受委屈了也有方式宣泄。

当然,哪怕是“逼”,我们也要注意方法,千万不要逼得孩子厌烦了学习,甚至最终失去兴趣。

“逼”孩子要让他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著名学者马斯洛曾说:“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求。”

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农民父亲,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清华北大。

有人好奇,请教他有什么秘诀。

答案出人意料,这位父亲说:“我没文化,也没啥绝招,只不过让孩子教我罢了!”

原来,父亲虽然没法教孩子,但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天让孩子把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复述一次。

孩子做作业,他也在旁边读孩子的课本,不明白的地方就请教孩子。

孩子当父亲的老师,特别有成就感。一来二去,对学习充满热情。

别人家孩子玩耍,他家孩子潜心学习。就这样,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好,最终考上了大学。

唯有在热情和动力的驱动下,孩子主动去吃苦流泪,感受快乐与成就感,养成坚韧果敢的性格,才是决定他一生能走多远、能走多高的素质和能力。

学会这两招“逼”孩子一把,孩子将优秀10倍

教育只有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让他拥有持续一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育,就完成了。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去强硬地逼迫孩子,而是去引导孩子,用各种方法挖掘孩子的潜能并鼓励她坚持下去,用心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愿你我,都成为这样的父母,最终收获春华秋实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