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重视界限感的培养?小心养出熊孩子!界限感帮助孩子超越自我

 雅博学苑 2019-06-24

孩子发脾气,甚至任性的打骂自己的妈妈,是一个让很多家长揪心的问题,尤其是近来出现的一些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焦虑和思考,对待孩子的教育,应该怎么做才对?

我家元宝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宝妈违背他的意思,或者姐姐抢了被元宝抢走的个人物品,他会举起小手打宝妈或者姐姐。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会马上抓住他的小手,告诉他不可以用手打妈妈或姐姐,不喜欢这样的行为,妈妈或姐姐会疼的。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没有界限感,只是想通过打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家长的正确反应和引导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什么是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什么时间开始培养孩子的界限感

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认为,在宝宝1岁半-2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培养界限感了。这个年纪的宝宝,已经开始有部分自己的意识,逐渐能够区分好与坏了。当然,这个时候,他们眼中的“好与坏”,与家长的教导分不开。如果不想你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人际交往中被别人成为“熊孩子”,还是要早早抓起告诉孩子界限感的机会。

缺乏界限感的孩子表现和危害

缺乏界限感的孩子,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懂索取不知付出。甚至,缺乏界限感的孩子,很容易变得无法无天,因为他们不知道何可为何不可为,不明白行为的“天花板”在哪里。前几年轰动全国的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涉嫌轮奸被拘,美国《惠芬顿邮报》、葡萄牙《公众报》多家媒体都作出了相关报道,大多数都刊登在了亚洲版面的醒目位置。这不是李天一首次在国际报道中占据一席之地,2011年15岁的他无照驾车并殴打一对夫妇也曾引起国外媒体的强烈关注。2011年面对成千上万愤怒的中国网友,他的父亲李双江曾经为他向公众低头道歉。

从这个案件中看到是没有界限感的失败的教育,李天一从小就没有被严厉惩罚过,有的只是一次次犯错,一次次被父母摆平,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反对老一辈的那种打骂式的教育,但我们也绝不能让孩子毫无界限感,“上了天”,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不能干的,明确告诉孩子边界在哪里。李双江老师失败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教无类则有度,不极端但求智”。

尊重孩子的边界,放手让孩子实现自我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这个边界,我想我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这次我家大宝的小升初择校中,我和宝妈也很为难,有大家挤破头的名校、有自由度较高的公办、有奖学金丰厚且气氛活跃的学校,最后我们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让孩子自己对人生中重大的事情开始选择,我们只是把了解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列举给孩子听,不掺杂任何我们的观点和决定,让孩子自己做主,我们只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好啦,孩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做出了选择。

通过建立一种边界感,孩子们清楚地知道通过自己五上六下两个学期的努力获得了什么,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和突破。她很高兴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种经历,自信、乐观和自我价值是成功生活的必要力量。有什么比我们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学会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让人感觉更快乐?这不正是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金字塔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

结束语: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人世间没人欠他什么,想得到就必然要付出;人人生来平等,想被尊重就必须以礼待人;发泄情绪没关系,但不要伤害无辜的人。父母若是忽视了孩子“界限感”的培养,会让孩子长大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