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高中的时候,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版的《史记》,经常把这本书放在床头,睡前翻一翻。时间一长,感觉自己是熟读《史记》的人了,并以此在同学面前骄傲。 直到有一天,有个同学问我:“韩信在汉朝建立以后的事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不知他是诚心请教还是想试一下我的底色,反正是把我难住了——虽然《淮阴侯列传》我读过好几遍,但在那一刻,我支支吾吾甚至连韩信的生平大概都讲不出来,从那以后,再也不敢以熟读《史记》自居了。 这件事我耿耿于怀好多年,以至于读到奥野宣之写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里这段话时,感觉就是写给我的:
可能很多人都只能回答:“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已经不记得里面的内容了……”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专门为人们解决这个问题而写的。作者奥野宣之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 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奥野宣之认为,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养成长期的习惯。 他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 读一本书,总共要分几步?奥野宣之指出,一般来讲,除了图书馆借书和友人赠送这两种特殊情况,读一本书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但奥野宣之认为,读书应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奥野宣之独创的读书方法叫“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是系统地完善购书、读书和活用的读书方式。 一元化笔记读书法,简单说就是把以上五种读书相关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里,不设分册,做到“信息一元化”,其制作方法或技巧是:
笔记读书法有什么好处?简单说,笔记读书法可以通过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奥野宣之举例子说,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漫无目的地与人说话时,虽然说的内容是支离破碎的,但在阐述的过程中,语言会不断得到整理,思维也会逐渐清晰。 知道自己要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们才会去调查那些我们从未在意过的出处、资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补充学习的过程就像从零学起一样,需要费不少功夫。 反过来说,即使掌握再多信息,如果不去积极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事实上,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当你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买书、读书的时候,对读书的认识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你读书时就开始考虑“应该摘抄哪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了。 我们对于读书的追求,应该是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我认为,《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所讲的一元笔记读书方法庶几可以做到这一点。 |
|
来自: 雅博学苑 > 《悦读书籍,乐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