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上说:'肝主筋。'筋就是人身体上的韧带、肌腱部分。很多病症,说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从筋论治。 '消气穴'太冲、'疏筋穴'阳陵泉、'强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孙、'腰痛穴'飞扬、'补血穴'劳宫、'补肾穴'太溪等,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身之大穴。 “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 你把脚底朝着自己,把大脚趾往后拉,一条大筋很明显就出来了,连着大脚趾和后脚跟,也就是沿着脚面肝经的线路! 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按摩这条硬筋,把它揉软,会有神奇的功效。通常脾气越暴的人,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样。凡是有肝病的人,这条筋是必按之处。这根筋是循行在肝经上,只是肝经一般都标注在脚背而不是脚底。肝的问题是人体的一个核心问题,肝的功能加强了,人体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会显著提高。但肝却是最难调理的脏腑,药物难以起效,针灸似乎也鞭长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却道破了我们通往肝经的捷径--通过调理'筋'就可以修复肝。 这根筋虽然用途极广,但有些人却找不到它,揉这地方的时候反而会感觉这根筋软弱无力,塌陷不起,这样的人通常肝气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这根筋揉出来才好;还有的人虽然这根筋很粗大,揉起来却毫无感觉,也不坚韧,像是一根麻绳,五十岁以上的男士较为常见,这样的人通常年轻时脾气暴躁,肝功能较强,但由于酗酒、房劳、忧虑等诸般原因,现已肝气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膝为'筋之府'(所以要经常跪着走以养筋),胆经的阳陵泉为'筋之会'(所以要常拨动以舒筋),脊椎督脉上有个'筋缩'(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经的膝下有个'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点按以散筋),请记住,理筋即是调肝。而凡和'摇动''震颤''拘挛''强直''抽搐''火气''眩晕''抑郁'等有关的病症,都与肝经有关。 将大腿尽量劈开以增强肝肾功能,其实不过是要拉伸腿上的大筋。男性生殖器名为'宗筋',即是诸筋汇聚之意,所以改善'筋'的供血,是从源头来解决肝的问题,同时也解决生殖的问题,方法也极为简单。只要常常调节我们脚下的'地筋',我们的力量就会源源而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