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经脉血气运行转输的原理

 解决人生问题 2019-06-24

5.经脉血气运行转输的原理

【原文】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逄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

歧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懈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1,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译文】黄帝说;营卫之气的运行,贯通全身上下,象圆环似的难分首尾。如果有人突然遇到邪气,或遭逢大寒,手足懈惰无力,则其经脉阴阳的循行道路,气血相互输注的会合,就会出现混乱失错,那么,气又将从哪里回还而往来运行呢?

岐伯说:四肢是阴阳会合的所在,是脉气循行的大络,头、胸、腹、脐四街,是脉气的路径,所以,即使络脉阻塞断绝而经脉仍能通行,四肢虽然懈怠而脉气仍能顺和,象圆环似的相互转输不止。

黄帝说:好的。这就是所谓如环无端,终而复始,难以测知其纲纪,说的就是这个。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经脉血气运行转输的原理,经脉之血气,从四街而出行于脉外。皮肤分肉之气血,从四肢而入行于脉中,上下相贯,环转之无端也。四肢者,手足之指井也。其脉者,谓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输。阴阳之道者,血气从此所行之道路也。相输之会气从合者,谓皮肤之气血,从四肢而流入于脉中,输行于经,而与脉中之血气相会,入于肘膝之间,而与脉中之血气相合,故曰四肢懈怠,则气从合。盖假风寒之邪,以明四肢乃阴阳之会,气从此而所入之大络也。如因邪气所阻,则手足懈怠,而道路不通,气何由环转?如四肢和解,则气血输会于脉中,而还转于气街矣。夫经脉者,内连于脏腑,外络于形身,外内出入,常营不息。络脉者,乃经脉之支别,如江河之支流,至末梢而有尽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手足十二经脉之本标,出于头气之街,胸气之街,阳明所生之血气,复出于腹气之街,少阴所藏之血气,复出于胫气之街。此经脉中之血气,复从络脉之尽处,出于气街,而行于皮肤分肉之外也。此营卫之行于皮肤经脉之外内,上下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也。

本篇《动输》,主要论述的是营卫宗气循度行于经脉之外内的问题,黄帝询问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独动不休者,谓手太阴之太渊、经渠,足阳明之人迎、冲阳,足少阴太谿之动脉也。伯言是明胃脉者,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营卫宗气,皆胃腑谷精之所生也,清气上注于肺者,营气宗气也。肺气从太阴而行之者,脉气随三阴三阳之气而行也。五脏之气,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腹走手而手走头,头走足而足走腹,常营无息,终而复始,环转之无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