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oogle 快速原型设计与迭代,用原型驱动设计

 叨叨道 2019-06-24

Udacity,Mooc,Lynda 上有很多产品设计相关的课程,课程的讲师或被采访对象多是名校教授(MIT麻省理工、佐治亚理工、密西根大学等)或知名互联网企业(Google、Amazon等)员工。

从这些课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系统的理论、开阔思维,更可以 get 到如何将理论运用在实际中的具体做法。最初这件事由我的同事发起,看了课程简介觉得还挺有意思,就在工作之余参与学习了 Google 这门《快速原型设计》课程。

图片来源:Udacity 官网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正如其名,这门课程围绕如何快速创建原型这一主题,分为低保真原型、中保真原型和高保真原型三个模块,带领你学习原型设计的迭代过程以及如何进行用户研究。

图片来源:Udacity 官网课程介绍

每个模块中的教学视频被切分地很细很短,中间穿插着对 Google 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和一些小练习。让你学起来心理负担很小,总课程长度也不过几个小时而已。

图片来源:Udacity 官网课程介绍

所谓的快速原型设计,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心中多快算快?10分钟,10小时,还是10天?用快速迭代的思维做原型有怎样的好处?一味的求快是否会对应用的质量及可行性产生影响呢?所以,在快速迭代原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需要注意的点,接下来我们来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整个课程所强调的关键词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快速(Rapid),另一个是迭代(Iteration。这是一个「原型」+「反馈」的反复循环,最终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构建原型以完成用户的诉求;再快速获取用户反馈测试应用的可行性;最终不断优化解决方案,提高应用的质量。

「原型」+「反馈」的反复循环

如何做到快速原型设计?

 选择合适的原型工具 

在工作中,常常会被上下游或其他同事问到:你们做交互设计用 sketch 还是 Axure 做原型?其实除了这两种主流软件工具外,纸质原型、动态原型工具、代码原型都可以作为原型制作的工具类型。

它们各具特点,无需去强制设计师选择某一种工具,而应依据项目特点、所处阶段、原型目的、个人偏好自由选择。为保证效率,课程中建议对原型工具的选择应依据以下三点:

  • 互动性强

  • 制作快速

  • 具备远程反馈的功能 Remote Feedback

 最快速创作一个版本 

整个原型的构建是从低保真到高保真、从抽象到具体、从快速到品质的一个过程。就像产品中使用到的MVP原则,原型设计也应秉承最小可行性法则。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构建一个最快速、最低成本的原型,这个阶段设计师应注意:

  • 选择最快上手,最能表达自己想法的原型工具

  • 聚焦用户诉求、信息架构、核心任务这类大颗粒度的问题,避免陷入交互动效、界面元素等设计细节

  • 不过分纠结于最优方案

* 如何界定最小可行性功能的范围?它主要取决于项目预算和周期,需由业务、设计、开发三者在项目前期共同澄清。

 快速获取用户初始反馈 

尼尔森的一项实验结果显示:平均 3 个用户,可以找到原型中 60% 的问题; 5 个用户,找到 75% 原型。所以原型不是大量 Q&A 就可以设计好了,不存在 100% 的问题。在最初阶段,不要浪费时间,学会放弃一些问题,快速从小范围获取用户的初始反馈。

尼尔森可用性问题发现量与用户数关系图

如何进行原型设计迭代?

 从低保真到高保真 

原型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低保真阶段的特点是多人参与需求分析,快速构建原型,快速获取反馈;

中保真阶段是从纸上到原型软件,介于低保真与高保真之间,没有动画和完美的文字。不求美观精致,也不是最终外观。开始关注重要导航、任务的完成、原型的可点击性和互动性(最终汇报报告更生动形象);

高保真最契合最终原型的样子,功能组、设计元素、交互动效、配色、字体等。

原型演变过程

不同阶段问题的侧重点

这一演化过程有很多映射,比如插画师从草图到最终作品;建筑设计师从平面图到建筑框架,再到最终建筑的呈现。

 在不同阶段从反馈圈获取信息 

  • 同事、朋友,易找到,易沟通(低保真)

  • 行业专家,能提出逻辑清晰的意见(中保真)

  • 用户(高保真)

  • 客户的客户(高保真)

反馈圈

 选择合适的方式记录用户反馈 

记录用户测试的有以下方式,优劣各异:

  • 记笔记,最原始的方式,无需二次整理,快速简单

  • 录音,专注测试本身,后续需要整理数据

  • 录影,适合高保真阶段,可捕捉到用户的面容变化

 用户访谈注意点 

  • 非正式开场

  • 不要给用户过多指导,更多做一个倾听者

  • 测试系统,并非让用户畅所欲言(Think Alond),需提前设定问题

  • 看用户如何处理你提出的问题,记下困惑点

  • 反复、快速、讨论——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 UR 重要的问题是任务是否可完成,再是界面元素是否合理

  • 尼尔森3-5人:平均3个用户,可以找到原型中60%的问题;5个用户,找到75%

 用户访谈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 是否从回答中得到最初想要的反馈?

  • 这些反馈是否为产品设计指向正确方向?

小结

整个原型设计迭代可以简单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快速分析 - 构建原型 - 测试原型 - 反馈评价 - 修改优化。我们最终期望第一步是构建一个快速原型,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设计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